使符星火急,骑马遍郊原。
水旱生灵瘁,朝廷惠泽存。
纵横来履亩,高下必分村。
诉牒秋云积,批毫墨电奔。
岂无忧岁计,何敢隘君恩。
不许胥徒欬,宁从仆驭繁。
恐惊民室困,愁蹴路尘翻。
县令非能此,邦侯预戒言。
流离乌忍去,恺悌莫轻论。
辄代疲氓手,为诗谢戟门。

【注】按:本诗据《全唐诗》补。

使符星火急,骑马遍郊原。

水旱生灵瘁,朝廷惠泽存。

纵横来履亩,高下必分村。

诉牒秋云积,批毫墨电奔。

岂无忧岁计,何敢隘君恩。

不许胥徒欬,宁从仆驭繁。

恐惊民室困,愁蹴路尘翻。

县令非能此,邦侯预戒言。

流离乌忍去,恺悌莫轻论。

辄代疲氓手,为诗谢戟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水灾后受灾百姓的慰问之作。诗人通过描写灾民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百姓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展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首联“使符星火急,骑马遍郊原。水旱生灵瘁,朝廷惠泽存。”诗人开篇即描绘了一幅紧张而充满希望的景象。他以“使符星火急”形容救灾工作的紧迫性,以“骑马遍郊原”表现了救援行动的迅速与有序。这两句诗既揭示了灾情的严重性,又展示了政府在灾害面前的积极应对。

颔联“纵横来履亩,高下必分村。”进一步描绘了受灾群众在灾后的艰难生活。他们不仅要面临生计的困难,还要面对社会的歧视与冷漠。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坚持劳作,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颈联“诉牒秋云积,批毫墨电奔。”则描绘了政府在处理灾情时的高效与公正。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政府的工作效率,以及他们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注。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因为政府不仅关心百姓的生死存亡,还为他们提供了救济和帮助。

尾联“岂无忧岁计,何敢隘君恩。”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他认为,作为国家的官员,他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在这里,“隘君恩”可以理解为对君王恩德的敬畏,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关爱与怜悯,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担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