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风尘稍破昏,归来骨肉喜全存。
饮君竹叶醉不惜,映我梅花香正繁。
问学据今宜了了,唱酬从此定源源。
夜寒踏碎滩头浪,为笃平生友弟恩。
【注释】
初:刚,刚刚。范伯达:诗人的表弟。相会夜归:晚上回家。成:指妻子李氏。
乱后:国家动荡不安之后。破昏:破碎、衰败。破:毁坏。昏:昏暗,这里形容国运衰微。骨肉:比喻至亲之人。喜全存:欣喜地看到亲人完整无恙。
竹叶:一种酒名。竹叶青。醉不惜:喝得非常尽兴。惜:吝惜。映我:反衬自己。梅花:这里用来形容清高品格。香正繁:梅花盛开,香气四溢。
问学:求学问道。据今:现在。了了:清楚明白。唱酬:即酬和,指互相酬答。源源:源源不断。
滩头浪:沙滩上的水声浪涌。为笃:因为。平生:一生。笃:深厚。友弟恩:深厚的友谊。
赏析:
这首七律作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作者归隐后的某日,时值安史之乱后国运衰微时期。诗中表现了诗人在乱世之中,虽身处困境而仍能保持节操,与亲友团聚的喜悦之情。
首联“乱后风尘稍破昏,归来骨肉喜全存”,写国家战乱之后的荒凉破败,但诗人刚回到家里,就感到无比欣喜,因为他的亲人都安然无恙地回到了他的身边。
颔联“饮君竹叶醉不惜,映我梅花香正繁”,诗人举杯畅饮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喜悦,同时用梅花来反衬自己的高洁品质。这里的“梅花”也暗指自己的人格和理想。
颈联“问学据今宜了了,唱酬从此定源源”,诗人表示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将来也要有源源不断的酬和之作。这里的“唱酬”是指诗歌等文学作品的互相酬答,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尾联“夜寒踏碎滩头浪,为笃平生友弟恩”,诗人在寒冷的夜晚踏过沙滩上的浪花,心中充满了深厚的友情。这里用“笃”字强调了这种情谊的深厚程度。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战乱之后的情景描绘以及诗人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心情的抒发,表现出了诗人在艰难困苦中的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