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慕简册,编蒲抄古书。
有闻未能行,常恐迷厥初。
青毡雪窗夜,卧起卷复舒。
岁久亦穿穴,客冷不及渠。
知公已坐忘,物我归如如。
黄团稳叠足,绣茵一籧篨。
传闻伏蒲谏,天子怀每虚。
出处谅未免,裹轮联锋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和韩司谏叔夏乐谷五吟蒲团》。下面是诗句的解释、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第一句:“少年慕简册,编蒲抄古书。”
【注释】:少年时期羡慕书籍的简洁明了,便开始编织蒲草来抄录古代的书籍。
【赏析】:表达了作者年轻时对读书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
第二句:“有闻未能行,常恐迷厥初。”
【注释】:虽然知道书中的道理,但是行动起来却困难重重,常常担心会迷失在知识的初始阶段。
【赏析】:反映了作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对于学问深入理解的渴望。
第三句:“青毡雪窗夜,卧起卷复舒。”
【注释】:夜晚躺在青毡的床上,听着窗外雪花飘落的声音,醒来后总是卷起书来又放下。
【赏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沉思的画面,体现了作者深夜苦读的勤奋精神。
第四句:“岁久亦穿穴,客冷不及渠。”
【注释】: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籍上的文字也变得越来越模糊。客人因为寒冷而感到不适,但书籍却无法因此受到任何影响。
【赏析】:表现了时间的侵蚀和书籍的坚韧不拔。
第五句:“知公已坐忘,物我归如如。”
【注释】:我知道你已经达到了忘却的境界,物我两忘,如同天地之间无所分别。
【赏析】: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学识境界的赞美,以及对知识追求至高境界的向往。
第六句:“黄团稳叠足,绣茵一籧篨。”
【注释】:黄色的蒲团整齐地排列着,而柔软的绣榻上铺着一块粗糙的麻布。
【赏析】:通过对比,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和品味,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的生活哲学。
第七句:“传闻伏蒲谏,天子怀每虚。”
【注释】:听说有位贤臣曾经用蒲团上书进谏,天子因此深感忧虑并虚心接受意见。
【赏析】:反映了历史上一些贤臣用智慧为国为民的故事,也体现了君主对于忠言逆耳的尊重。
第八句:“出处谅未免,裹轮联锋车。”
【注释】:无论是升官还是退隐,都难免要经历一番波折。如同裹着车轮的车一样,不断地前行。
【赏析】: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旅途中起伏不定的感慨,以及对命运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学习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学问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语言朴实无华,但内涵丰富,给人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