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遗直今人是,肯效乡原事踽凉。
不把危言陈北阙,因何着脚到南荒。
排奸斥佞风霜手,耐冷禁寒铁石肠。
赢得榕阴浓密处,忘言默坐对炉香。
榕阴图
榕树的荫蔽下,古人留下的正直品质,今人却难以效仿。
为何不将正直之言上报给朝廷,而要跑到南方荒凉之地呢?
排忧解难,斥佞除奸,如同风霜中的双手,坚韧如铁石般坚强。
终于在榕荫浓密之处找到了安宁,静静地坐下,对炉火旁的香烟默默无语。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榕树的诗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榕树深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赞美了榕树的品格和精神。
首句“榕阴图”,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榕树的喜爱之情。榕树的荫蔽给人们带来了清凉和舒适,也象征着正义和公正。
第二句“古人遗直今人是,肯效乡原事踽凉。”诗人感叹,如今的人已经忘记古人的正直品质,无法效仿古人的行为。这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和人心的浮躁。
第三句“不把危言陈北阙,因何着脚到南荒。”诗人质疑,为何不将正直之言上报给朝廷,而要跑到南方荒凉之地呢?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的不满和担忧。
第四句“排奸斥佞风霜手,耐冷禁寒铁石肠。”诗人赞美了榕树的品格和精神。榕树能够抵御寒冷、风霜,如同一位铁石般的勇士,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这象征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诱惑,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最后一句“赢得榕阴浓密处,忘言默坐对炉香。”诗人在榕荫浓密之处找到了安宁,静静地坐下,对炉火旁的香烟默默无语。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和淡泊。
整首诗以榕树为载体,通过对榕树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勇气和信念的追求和坚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