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曲弯弯,初遗号澹山。
崖边烟草乱,石上雨苔班。
客往长时望,僧居永日闲。
几回将欲去,心只在岩间。
澹山岩
一景曲弯弯,初遗号澹山。
崖边烟草乱,石上雨苔班。
客往长时望,僧居永日闲。
几回将欲去,心只在岩间。
注释:
- 一景曲弯弯,初遗号澹山:形容淡山岩的风景如同一幅优美的画卷,弯曲的山形勾勒出一道美丽的曲线。”初遗号”是古代对山峰的一种称呼,意为“最初看到时感到新奇和惊叹”,而“澹山”则指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山。
- 崖边烟草乱,石上雨苔班:描绘了淡山岩周围的自然景观。”烟”指的是山间的云雾,”乱”意味着它们在空中自由飘荡,时而聚集、时而散开。”石上雨苔斑驳”则形象地描述了岩石表面的苔藓因雨水滋润而变得斑驳陆离,显得生机勃勃。
- 客往长时望,僧居永日闲:诗人或游客常常在这里驻足观望,欣赏美景;而僧人则选择在这里过着悠闲的生活。这里的”客”和”僧”代表了不同的人群,他们各自享受着淡山岩带来的宁静与美丽。
- 几回将欲去,心只在岩间:诗人曾经多次想要离开这个地方,但心中却始终难以割舍这片美丽的山水。这里的”几回”表达了诗人对淡山岩的眷恋之情,而”心只在岩间”则表明了他内心深处对这片山水的热爱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淡山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诗中的”烟”、”苔”、”石”等元素,既表现了自然的美态,也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绘画技巧。此外,通过对比游客对景色的欣赏和僧人对生活的闲适,诗人表达了对不同生活态度的思考和赞美,使整首诗富有深厚的哲理性和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