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军本清真,名题列仙籍。
朝披赤城霞,凭崖望南极。
不读人闲书,诛茅近东壁。
松窗拂青霭,石架横野色。
草圣天仙求,竹扇山猿觅。
不有铁石心,敢迩虎豹迹。
高歌振林木,上与霄汉迫。
时有太一星,拥杖照几席。

诗句释义与赏析#### 右军本清真,名题列仙籍。

  • 注释: “右军”指的是唐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他的书法被誉为“右军本清真”。这里的“列仙籍”可能是指他的书法被列入了神仙的行列。
  • 赏析: 诗的首句表达了王羲之书法的超凡脱俗和对神仙境界的追求。

朝披赤城霞,凭崖望南极。

  • 注释: “赤城霞”是形容天空中美丽的云彩,而“南极”通常指的是北极星,这里可能寓意着诗人仰望星空,寻求心灵的净化。
  • 赏析: 第二句描绘了诗人清晨时分面对绚丽的云霞,借助悬崖之边远眺天际的景象,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不读人闲书,诛茅近东壁。

  • 注释: “人闲书”意味着远离世俗的喧嚣,专注于学习或思考;“诛茅”是指建造简陋的住所,这里指在东壁上搭建草屋作为读书的地方。
  • 赏析: 第三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选择简朴的生活方式,专心于学问的决心。

松窗拂青霭,石架横野色。

  • 注释: “松窗”指的是用松木搭建的窗户,“青霭”是指松林间的薄雾;“石架”是指岩石上摆放书籍的架子。
  • 赏析: 此两句描述了书房内的自然景致,营造了一个宁静、清新的学习环境。

草圣天仙求,竹扇山猿觅。

  • 注释: “草圣”指的是书法艺术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天仙”是对书法艺术的一种赞美;“竹扇”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用来扇风;“山猿”则可能是用来形容作者模仿的对象或追求的灵感来源,如山林中的猿猴等。
  • 赏析: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在书法创作中追求高超技艺,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传统手工艺的敬仰。

不有铁石心,敢迩虎豹迹。

  • 注释: “铁石心”比喻坚定不移的意志;“虎豹迹”意指凶猛的野兽足迹。
  • 赏析: 第四句强调了诗人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勇气,不被困难所吓倒,这与前文提到的书法创作相呼应。

高歌振林木,上与霄汉迫。

  • 注释: “高歌”指的是高声歌唱,“振林木”形象地描绘了歌声传遍整个森林的场景;“霄汉”是指天空中的最高点,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志向的高远。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激昂的心情和高远的志向,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时有太一星,拥杖照几席。

  • 注释: “太一星”是指北极星,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目标或理想;“拥杖”表示手持拐杖,这里可能隐喻了诗人坚定的信念;“照几席”意味着这些信念和目标如同星星一样照亮了诗人的心灵和生活。
  • 赏析: 最后一句以天文现象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和信念的坚持,同时暗示了这些追求将给诗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

译文

右军王羲之,清真名闻遐迩;
清晨看霞光,倚崖望极南边。
不读闲书,建茅屋东壁下;
松窗青霭生,石架上铺野色。
草书神妙似天仙,竹扇寻山间猿影;
若无钢铁般决心,怎能踏虎豹步?
高歌震林木,上达霄汉之巅;
时有星辉伴左右,手执杖照座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王羲之及其书法的描述,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和崇高追求。从描绘自然环境到表达人生感悟,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内心的真实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自然和谐、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诗歌更加丰富了内涵,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