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洗眼青,遥见紫翠重。
江光照肌白,靧作冰雪容。
问谁三间茅,散我九节筇。
江声过席上,山影落杯中。
主人乐忘归,卧听鼓角雄。
检点屐齿痕,斓斑尚苔封。
寂寂春萝月,萧萧秋桂风。
何日赋归来,庭柯抚孤松。
【译文】
山色洗净了眼睛,远望紫翠重重。
江水映照肌肤如雪,水清得就像冰雪一样晶莹。
我问谁家的茅屋,那散放我九节筇杖。
江声从席上掠过,山影落在酒杯中。
主人乐而忘归,卧听鼓角雄壮之声。
检点屐齿的足迹,斑斓斑驳像苔藓封堵。
寂静寂的春萝月,萧萧飒飒秋桂风。
何时赋归来,庭院中抚孤松?
【注释】
雉山岩:在今桂林市东北面。
结庵此山:僧人在此山上结庵居住。
诵法华经:诵读佛教经典《法华经》。
野雉:山野中的野鸡。
日一集:每日一次。
率以为常:常常如此。
忽数日不至:有一天忽然不来了。
山下有妇人产子:产下孩子。
腰胁间:指孩子的腰部和腋下。
馀雉毛数寸:剩下的雉毛有几寸长。
寺有石纪其事:寺院中有一块石头记载这件事。虞氏隐居雷守:虞氏,人名。雷守,人名。虞沇(yuān xuán),字叔文(据《旧唐书·列传》作“虞询”,又作“虞允”),唐代诗人、书法家、画家,与李涉、张籍、王建友善,并称“元和四友”。隐居,即隐士。桂林:今广西省省会。桂林以山水之美著称,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结茅江上:在江边的茅草屋中居住。万山环立:群山环绕。二水交流:指漓江两岸的水流互相交错。游客过其下:游人从下面经过。
青眼:形容青山绿水的明净清澈。洗眼:洗去眼睛上的尘埃。
重:浓密的样子。
肌白:肌肤白皙。靧作:形容肌肤光洁透明。冰雪容:比喻肌肤如同冰雪一样洁白透明。
问谁三间茅:询问是谁的茅屋。三间茅,即一间茅屋,三间为一组,这里泛指茅屋。
散我九节筇:给我一根九节拐杖。九节筇,即九节拐杖,是一种轻便的登山用具。
江声过席上:声音从席上流过。江声,指江水的流动声。
山影落杯中:山的影子映照在酒杯里。
主人乐忘归:主人高兴得忘了回家。
卧听鼓角雄:躺卧时听到鼓角的声音雄壮。卧听,躺着听。鼓角,军用乐器,此处指战鼓。
检点屐齿痕:检查脚上的木屐上留下的脚印的痕迹。屐齿,古代的一种鞋子,形如屐,后跟高,前帮平。屐齿痕,即穿木屐踩踏过形成的印迹。斓斑尚苔封:斑斓的色彩还被苔藓覆盖。斓斑,色彩斑斓。封,覆盖。
寂寂春萝月,萧萧秋桂风:静静地看着春夜的藤萝和秋天的桂花树随风摇曳的月光。
何日赋归来:什么时候能够回归自然?赋归,辞官归隐。庭柯抚孤松:在庭院中抚摸着孤独的松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桂林隐居期间所作的一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桂林山野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全诗风格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