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而生者道之初,后天而存者道之寿。人能知道为可贵,斯能与道同其久。
粤从羲黄迄孔孟,大原千古垂不朽。书以道事万化源,易以明理群经首。
诗三百所蔽思无邪,礼三千主敬内自守。我性其性天其天,念兹在兹谨所授。
纷华过眼空中云,绮丽堕前苗之莠。德人澄心制万变,仁寿天爵我固有。
福惟自求命自作,欲净理明鉴无垢。勿贰以二参以三,环堵中间维道囿。
存之又存悟本元,心与道一逢原在左右。惟兹皇览揆度辰,临阳浸长泰道亨。
为君大书汤盘九字铭,愿君进德日新又新与岁而俱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滕王阁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先天而生者道之初,后天而存者道之寿。人能知道为可贵,斯能与道同其久。
  • “先天而生者道之初”:指宇宙万物的起源是道。
  • “后天而存者道之寿”:指道在后天得以保存和延续。
  • “人能知道为可贵”:指人们能够认识到道是非常宝贵的。
  • “斯能与道同其久”:意思是人们如果能与道共存,就能长久地保持道的本质。
  1. 粤从羲黄迄孔孟,大原千古垂不朽。书以道事万化源,易以明理群经首。
  • “粤从羲黄迄孔孟”:指的是从伏羲和黄帝的时代一直追溯到孔子和孟子的时代。
  • “大原千古垂不朽”:指大道的根源(道)自古以来就非常坚固,不会衰败。
  • “书以道事万化源”:书是记录万事万物变化的根本原理。
  • “易以明理群经首”:易是阐述道理的经典之首。
  1. 诗三百所蔽思无邪,礼三千主敬内自守。我性其性天其天,念兹在兹谨所授。
  • “诗三百所蔽思无邪”:诗歌三百篇都表达了纯正的思想,没有邪恶的内容。
  • “礼三千主敬内自守”:礼书中有三千篇都是关于礼仪的,强调内心的敬畏和自律。
  • “我性其性天其天”:我的本性就像天地一样广阔。
  • “念兹在兹谨所授”:我要记住这个教诲,谨慎地去接受它。
  1. 纷华过眼空中云,绮丽堕前苗之莠。德人澄心制万变,仁寿天爵我固有。
  • “纷华过眼空中云”:繁华如过眼云烟,无法持久。
  • “绮丽堕前苗之莠”:华丽的装饰如同杂草一样有害无益。
  • “德人澄心制万变”:有道德的人内心清澈,可以应对各种变化。
  • “仁寿天爵我固有”:仁爱和寿命是上天赋予的,我自有所得。
  1. 福惟自求命自作,欲净理明鉴无垢。勿贰以二参以三,环堵中间维道囿。
  • “福惟自求命自作”:幸福是靠自己争取的,命运是自己做主的。
  • “欲净理明鉴无垢”:想要净化心灵,像明亮的镜子一样没有污渍。
  • “勿贰以二参以三”:不要被外界的事物分散注意力,要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
  • “环堵中间维道囿”:周围环境虽然狭小,但也足以让人感受到大道的存在。
  1. 存之又存悟本元,心与道一逢原在左右。惟兹皇览揆度辰,临阳浸长泰道亨。
  • “存之又存悟本元”:再次去体验和领悟道的本质。
  • “心与道一逢原在左右”:内心与道合一,这种状态始终存在于心中。
  • “惟兹皇览揆度辰”:只有皇帝才能洞察一切。
  • “临阳浸长泰道亨”:太阳照耀着大地,万物生长旺盛,大道也畅通无阻。

这首诗是一篇赞颂帝王功绩的文章,通过赞美帝王的功绩、品德、智慧等方面来表达对帝王的敬仰之情。整篇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帝王功绩的赞美,也有对帝王品德的赞扬。同时,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通过层层推进的方式,使得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深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