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罢趋局,幽居愁杜门。
重登帝子楼,哭吊诗人冤。
凭栏参井天,隐几西南坤。
冬深一水瘦,岁晚千山髡。
丰稔遍川陆,太平到鸡豚。
江城水颓雉,市瓦尘迷鸳。
坐对仙云宫,祗隔斜阳村。
楼台白水外,松柏苍云屯。
天垂望羌山,雪汁融朝暾。
谁为四方些,招此千岁魂。
便道访古寺,策杖寻灵源。
上到山椒穷,转觉天池尊。
行疲犬马力,下视乌鸢翻。
不应水性高,疑有神物喷。
肯随秋涨落,况逐夏潦浑。
潜通八角井,散入千家盆。
渔村唤欲应,钓石谅犹温。
似闻扣船歌,想见持竿蹲。
吾曹本山林,朝衣裹狙猿。
只应适野车,便作忘忧萱。
诗兼巧拙对,酒杂醇醨吞。
阍吏况解事,不妨尽馀樽。

十月十八日和舍弟登上越王楼,顺便游览开元寺到上天池。我写下一首诗,诗的内容是:沐浴之后去办事,幽居愁苦杜门深。重登帝子楼,哀悼诗人的冤屈。凭栏看井天象,隐坐东南看坤地。冬天水瘦,秋天山秃,草木皆黄。丰收年景川流平,太平年头鸡豚满塘。江城破败雉飞散,市上瓦砾尘土飞。坐对仙云宫,隔岸斜阳村。楼台白水边,松柏苍烟屯。

望羌山下垂天外,雪融朝暾映山川。谁为四方带来繁荣?招来千年魂魄。便道访古寺,杖策寻灵源。山椒穷处天池尊,转觉此天池之尊。行疲犬马马力倦,下视乌鸢翻腾。不应水性高,疑有神物喷。肯随秋涨落,况逐夏潦浑。潜通八角井,散入千家盆。渔村唤欲应,钓石谅犹温。似闻扣船歌,想见持竿蹲。吾曹本山林,朝衣裹狙猿。只应适野车,便作忘忧萱。诗兼巧拙对,酒杂醇醨吞。阍吏况解事,不妨尽馀樽。

译文:

十月十八日和舍弟登上越王楼,顺便游览开元寺到达天空池。我写下这首诗,诗的内容是:沐浴之后去办事,幽居愁苦杜门深。重登帝子楼,哀悼诗人的冤屈。凭栏看井天象,隐坐东南看坤地。冬天水瘦,秋天山秃,草木皆黄。丰收年景川流平,太平年头鸡豚满塘。江城破败雉飞散,市上瓦砾尘土飞。坐对仙云宫,隔岸斜阳村。楼台白水边,松柏苍烟屯。望羌山下垂天外,雪融朝暾映山川。谁为四方带来繁荣?招来千年魂魄。便道访古寺,杖策寻灵源。山椒穷处天池尊,转觉此天池之尊。行疲犬马马力倦,下视乌鸢翻腾。不应水性高,疑有神物喷。肯随秋涨落,况逐夏潦浑。潜通八角井,散入千家盆。渔村唤欲应,钓石谅犹温。似闻扣船歌,想见持竿蹲。吾曹本山林,朝衣裹狙猿。只应适野车,便作忘忧萱。诗兼巧拙对,酒杂醇醨吞。阍吏况解事,不妨尽馀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十月十八日重游越王楼时的感怀之作。诗中描绘了从越王楼上所见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比喻手法,将山水自然与人文景观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首联“沐浴罢趋局,幽居愁杜门。”诗人在沐浴后开始处理政务,而居住在幽静的家中却感到忧愁。这里的“沐浴”和“幽居”两个词组相互对比,表现出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趋局”一词也暗示了诗人在官场中忙碌的身影。

颔联“重登帝子楼,哭吊诗人冤。”诗人重登越王楼,为诗人的冤屈而悲泣。这里的“重登”和“哭吊”两个词组相互呼应,表达了诗人对于诗人遭遇的同情和哀伤之情。同时,“诗人冤”也揭示了诗歌创作背后的复杂情感。

颈联“凭栏参井天,隐坐东南坤。”诗人站在栏杆上俯瞰井口,并隐坐在东南方向。这里的“参井天”和“隐坐东南坤”都是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描述。通过这些观察和描述,诗人将周围的山水景色生动地展现出来。

尾联“坐对仙云宫,祗隔斜阳村。”诗人坐在仙云宫前,只能远眺夕阳下的村庄。这里的“仙云宫”是诗人想象中的仙境,而“斜阳村”则是现实中的场景。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越王楼、九天观以及周围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感受。同时,诗人也通过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于人间烟火的描写,展现出了他对生命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