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历亡秦远,湖连大海濒。
柘山标观望,玉女见威神。
渺渺旁无地,滔滔孰问津。
何年化鱼鳖,仿佛历阳人。
华亭十咏·顾亭林
探索古诗词中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
- 世历亡秦远,湖连大海濒。
- 释义:世界经历着亡秦的远去,湖水连着大海之滨。
- 译文:这个世界经历了亡秦的遥远距离,而湖面则与大海相接。
- 赏析:开篇即以宏大的地理景观勾勒出画面,为后文的自然景观铺垫基础,同时暗示了历史的深沉。
- 柘山标观望,玉女见威神。
- 释义:柘山上的山峰如标尺般矗立,如同玉女一般显现出威严与神秘。
- 译文:在柘山上,那些如同标杆一样的山峰矗立,它们似乎在展示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威严与神秘。
- 赏析:通过比喻和拟人化手法,描绘了一幅柘山的雄伟画面,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敬畏之情。
- 渺渺旁无地,滔滔孰问津。
- 释义:(此处应是“何处?”)四周茫茫一片无际,面对如此景象,又有谁能找到归途?
- 译文:(此处应是“何处?”)四周茫茫一片,仿佛没有边际。面对着这样的景致,又能向谁寻求指引呢?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广袤无垠、难以触及的自然界所表现出的迷茫和无助。
- 何年化鱼鳖,仿佛历阳人。
- 释义:不知从何时起,这里的一切都化为鱼鳖,仿佛回到了古代的历阳县。
- 译文:不知道从何年开始,这里的一切变化成了鱼鳖,仿佛回到了历阳县的时光。
- 赏析:通过对比和回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变迁的感慨。
《华亭十咏·顾亭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华亭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变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历史的追忆。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历史沧桑的感叹。通过对诗句的深入理解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唐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