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拂衣归柴桑,视时富贵犹秕糠。
义心耻食易代粟,督邮于我何低昂。

【注释】

靖节:即陶靖节。陶渊明,字元亮(约365-427年),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柴桑:地名。陶渊明归隐后隐居于柴桑。

易代:改朝换代。粟:古代计量粮食的单位,一升为一粟。义心耻食易代粟:指陶渊明不食嗟来之食。

督邮:官名,掌管监察州郡,相当于现在的监察员。何低昂:你为何态度低沉?

【赏析】

陶渊明在官场上屡遭挫折,不为统治者所重用,于是便决定归隐田园,躬耕自给。此诗是他在归隐田园后的所作。

首句“先生拂衣归柴桑”,表明了陶渊明决心归隐的决心。拂衣,意为甩袖而去,表示决然离去。

第二句“视时富贵犹秕糠”,意思是说陶渊明认为当时富贵如糠秕一样微贱而不值得追求。这一句表现了陶渊明鄙弃世俗名利、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义心耻食易代粟”,意思是说陶渊明认为义心应该以天下为己任,而不应像那些苟且偷生的人那样贪图一时的享乐,因此他宁愿饿死也不吃那容易得来的粮食。这句话表现出陶渊明高洁傲岸、不慕荣利、坚持操守的人格魅力。

尾联“督邮于我何低昂”,意思是说督邮官员对我的态度如何呢?这里既表达了陶渊明对当权者的不屑一顾,又流露出他的孤独寂寞,以及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归隐后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名看轻、对贫贱生活安之如素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