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衡门把一杯,山中话别且徘徊。
岚侵征帽晨疑雨,叶拥寒炉夜拨灰。
路入西州空马策,诗寻东阁正官梅。
感君得得同来意,回首行台檄屡催。

【注释】

龙鹄省:即尚书省,唐代官署名。

枉驾:屈驾,谦辞。

徘徊:徘徊不决。

岚侵征帽晨疑雨:指山岚侵入帽子,使人怀疑是早晨的雨。

叶拥寒炉夜拨灰:指树叶覆盖在炉火上,夜晚烧火时把灰烬拨开。

西州路入空马策:指从西州入京的道路。

东阁诗寻正官梅:指到东阁去找梅花。

檄:古代官府文书、文告的通称。

行台:唐武则天时设置的临时政府,以武后为皇帝。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送朋友去朝廷做官,而自己却留在山中,不能同去的感慨。全诗四联,前两联写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中间两联写诗人在山中与友人话别的情景;末联写诗人感伤于友人去后自己不得相随而去,只得独自怅然离去的心情。

首联“不向衡门把一杯,山中话别且徘徊”,意思是说:我不愿去拜访老朋友的家门,就在这山中和您话别一番再离开吧!这一句是诗人对友人的挽留之语。

颔联“岚侵征帽晨疑雨,叶拥寒炉夜拨灰”的意思是说:山中的岚气侵入了我的帽子,使我怀疑早晨是不是下了雨,树叶堆积在炉旁,到了晚上,才把灰烬吹散。这两句是写友人在山林中与诗人话别的一幕。

颈联“路入西州空马策,诗寻东阁正官梅”,意思是说:我来到京城西郊,空着手没有骑马的东西,只能找些诗歌来安慰自己;我在东阁寻找梅花,想找到几枝好梅花寄托我的哀思。这两句是说,由于路途遥远,诗人只能空手而行,而且没有好诗可以慰藉自己,只好寄情于自然,希望能找到一枝梅花寄托哀思。

末联“感君得得同来意,回首行台檄屡催”,意思是说:感谢你这次能和我一起来到京城,但转眼间,又接到了多次催促我赴任的命令,使我不得不离开这里。这两句是说因为朝廷不断有召唤,使他不得不离开友人而去。

此诗通过叙写诗人与友人话别的情景,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