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道勤君屐齿迂,寄声从此问何如。
归鸿不与斜阳尽,离恨还将落叶书。
吏横要须先缚虎,民劳切记莫惊鱼。
扶藜目送双旌发,愁绝谁怜涧上居。

《师守之官枉驾过龙鹄省先公墓而去二诗送之》是宋代孙应时所作的一首诗词。此诗不仅表达了对先公的怀念之情,更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关心。下面将结合诗句进行逐句释义,并对其进行赏析:

  1. “不向衡门把一杯,山中话别且徘徊”
  • 注释:不去衡门那里喝一口酒,在山中与你道别又徘徊。
  • 译文:我无法去衡门那里和你喝一杯,只能在山中和你道别,然后久久地徘徊。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与不舍,同时也反映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1. “山中话别且徘徊”
  • 注释:在山中与你道别又徘徊。
  • 译文:在山中与你道别又久久地徘徊。
  • 赏析:通过“话别”二字,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而“徘徊”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不舍。
  1. “岚侵征帽晨疑雨,叶拥寒炉夜拨灰”
  • 注释:早晨的山岚侵扰着我的帽子,让我怀疑是不是下了雨;晚上我抱着火炉取暖,却因为叶子的阻挡而难以温暖。
  • 译文:早晨的山岚侵扰着我的帽子,让我怀疑是不是下了雨;晚上我抱着火炉取暖,却因为叶子的阻挡而难以温暖。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衬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寒冷,也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1. “路入西诈空马策,诗寻东阁正官第”
  • 注释:进入西边的山路时,我骑着空空的马鞭;寻找着东边的阁楼时,我正在寻找长官的府邸。
  • 译文:进入西边的山路时,我骑着空空的马鞭;寻找着东边的阁楼时,我正在寻找长官的府邸。
  • 赏析:这里巧妙地运用了“空马鞭”和“东阁正官第”等意象,既展示了诗人的行动轨迹,也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挣扎。
  1. “路入西诈空马策”
  • 注释:进入西边的山路时,我骑着空空的马鞭。
  • 译文:进入西边的山路时,我骑着空空的马鞭。
  • 赏析:这句诗通过“空马鞭”这一细节,传达了一种失落与迷茫的情绪,也反映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反感。
  1. “诗寻东阁正官第”
  • 注释:寻找着东边的阁楼时,我正在寻找长官的府邸。
  • 译文:寻找着东边的阁楼时,我正在寻找长官的府邸。
  • 赏析:这句诗以“东阁正官第”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前境遇的无奈与挫败感。
  1. “吏横要须先缚虎”
  • 注释:那些官吏横行霸道,必须先抓住一只老虎。
  • 译文:那些官吏横行霸道,必须先抓住一只老虎。
  • 赏析:这句诗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官场黑暗的强烈不满与批判,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正义感与责任感。
  1. “民劳切记莫惊鱼”
  • 注释:百姓劳累的时候,请你们不要惊动鱼儿。
  • 译文:百姓劳累的时候,请你们不要惊动鱼儿。
  • 赏析:这句诗以鱼喻百姓,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向往。

孙应时的《师守之官枉驾过龙鹄省先公墓而去二诗送之》不仅是一首表达对逝去亲人缅怀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政治寓意和深刻哲理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