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帆西过忆匆匆,咫尺匡庐怅望中。
天意留为今日计,春游恰与故人同。
酒醒月落行侵晓,云断风来翠满空。
识取庐山真面目,会来栽杏作仙翁。

【注释】

  1. 征帆西过忆匆匆:诗人乘坐的船从西面驶过。征帆,指船只,泛指舟船;过,经过;忆,回忆;匆匆,匆忙。
  2. 咫尺匡庐怅望中:匡庐,在今江西星子县南,庐山的别称。咫尺,形容距离短,距离近;怅望中,怅然若失的样子。
  3. 天意留为今日计:天意,上天的意志;留,留下;今日计,今天的打算。
  4. 春游恰与故人同:春游,春天出游;适,正好;故人,老朋友;同,一起。
  5. 酒醒月落行侵晓:酒醒,酒喝多了醒来;月落,月亮落下;行,行走;侵晓,天亮时。
  6. 云断风来翠满空:云断了,风吹来了,满空中都是绿色的树。云断,云层断开;翠,绿色。
  7. 识取庐山真面目:识取,认识;庐山,指庐山山名或庐山景色、庐山风景;真面目,真实面貌;识取,识别。
  8. 会来栽杏作仙翁:会来,将来;栽,种植;杏,一种果树;仙翁,仙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宋厩父昆弟唐升伯游览庐山时写的一首记游诗。诗中描绘了庐山的美景,并抒发了与友人共同游览的愉快心情。
    首句写“征帆西过忆匆匆”。诗人坐船向西行驶,看到远处的匡庐,想到自己正在和宋厩父昆弟唐升伯一起游览庐山。诗人用“征帆西过”写出了诗人的行程,用“忆匆匆”写出了诗人的思绪。
    次句“咫尺匡庐怅望中”,诗人在匡庐山前徘徊着,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转眼之间就到了目的地。诗人用“咫尺匡庐”写出了匡庐的近,用“怅望中”表达出诗人的感慨之情。
    第三句“天意留为今日计”,“天意”指大自然的安排,“留为今日计”指留在这里度过美好的时光。诗人通过“天意留为今日计”表达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接下来两句“春游恰与故人同”,诗人和宋厩父昆弟唐升伯一起游玩,正好遇到他们的朋友。诗人用“春游”写出了他们的活动内容,用“与故人同”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深厚。
    接着两句“酒醒月落行侵晓”,“酒醒”指喝酒后醒来,“月落”指月亮落下,“行侵晓”指行走到天亮时。诗人用“酒醒月落”写出了夜晚的时间流逝,用“行侵晓”表达了诗人早起游玩的情景。
    最后两句“云断风来翠满空”,诗人抬头看见天空中的云彩被风吹散了,一片绿油油的树木出现在他的视野中。诗人用“云断”写出了云彩的变化,用“风来”写出了风的动态,用“翠满空”描绘出了美丽的景色。诗人用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识取庐山真面目,会来栽杏作仙翁”,诗人通过“识取庐山真面目”表达了对庐山山水美景的欣赏之情,用“会来栽杏作仙翁”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向往之情。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