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达受巾帼,佐治来闭营。
君看此情事,岂办吾孔明。
八阵有天威,千里无留行。
但度渭水去,贼势能不争。
便当截狼头,三辅即日平。
连年计兹役,独坐粮运萦。
所以五丈原,驻军方杂耕。
俶载维首夏,望望秋谷升。
云何西风至,忽已落大星。
痛哉万世功,于此丧垂成。
炎精遂沦谢,王路终榛荆。
三马肆蹄啮,群雄迄纵横。
公乎少徐死,此祸何由生。
天机定谁执,变化纷可惊。
乔木定军山,空有身后名。
世论复卤莽,呜咽志士情。
朗咏少陵诗,何诛陈寿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题目为《定军山叹》。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1. 仲达受巾帼:这里的“仲达”指的是魏国名将司马懿,他因被诸葛亮用计策而受辱。“巾帼”是指妇女的头巾,这里指代女性。
  2. 佐治来闭营:司马懿在诸葛亮的计谋下被迫退兵,结束了军事行动。
  3. 此情事:指的就是司马懿被诸葛亮打败的情景。
  4. 岂办吾孔明:诸葛亮(字孔明)是蜀汉的丞相,他的才智和策略让敌人望而生畏。
  5. 八阵有天威:八阵图是古代的一种军事阵型,象征着强大的威力。
  6. 千里无留行:形容行军迅速,没有停留。
  7. 但度渭水去:指司马懿的军队只能渡过渭水,无法继续前进。
  8. 贼势能不争:司马懿和他的军队虽然强大,但在诸葛亮的计谋下,他们也无法抵抗。
  9. 便当截狼头:指要抓住敌人的首领,即司马懿本人。
  10. 三辅即日平:指在短期内平定了战争。
  11. 连年计兹役:指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多年。
  12. 独坐粮运萦:指司马懿因为长期的战争而导致国力消耗,粮食供应困难。
  13. 所以五丈原:五丈原是诸葛亮北伐时驻扎的地方,这里指司马懿死后,蜀汉的国力逐渐恢复。
  14. 驻军方杂耕:指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开始参与农业生产。
  15. 俶载维首夏:指夏季来临,农作物开始生长。
  16. 望望秋谷升:指庄稼成熟后,秋天的景象美丽。
  17. 云何西风至:指秋天的西风突然吹来。
  18. 忽已落大星:比喻秋天的西风突然到来,带走了司马懿的生命。
  19. 痛哉万世功:感叹司马懿一生的功绩。
  20. 炎精遂沦谢:指司马懿去世后,魏朝也随之灭亡。
  21. 王路终榛荆:比喻国家的道路变得崎岖不平。
  22. 三马肆蹄啮:指战乱期间,战马四处奔逃,破坏道路。
  23. 群雄迄纵横:群雄指各地割据势力,纵横则形容它们之间的争斗。
  24. 公乎少徐死:指司马懿晚年时去世。
  25. 此祸何由生:指司马懿的死对天下有何影响。
  26. 天机定谁执:指命运和时机最终会落到谁手中。
  27. 变化纷可惊:形容变化莫测,令人吃惊。
  28. 乔木定军山:指司马懿在定军山上树立的纪念碑。
  29. 空有身后名:指司马懿虽然有很高的名声,但他生前却受到屈辱。
  30. 世论复卤莽:指世人的评价再次变得粗俗和浅薄。
  31. 鸣咽志士情:指那些有志之士感到悲愤和不平。
  32. 朗咏少陵诗:指杜甫的诗作《咏怀古迹》中有“少陵诸葛庐”一句,赞扬诸葛亮的智慧。
  33. 何诛陈寿评:指杜甫的诗作《咏怀古迹》中对诸葛亮的评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