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田种秫供朋酒,三径黄花手自栽。
为米折腰刚不就,翻然解印赋归来。
公田种秫供朋酒,三径黄花手自栽。
注释:在公田里种上高粱来招待朋友喝酒,在自家的园子里亲手种植着黄色的菊花。
译文:我在公田种上高粱,以备朋友们一起饮酒之用,在自家的园子里亲手种植着黄色的菊花。
赏析:陶渊明是东晋诗人,他辞官归隐后,生活过得十分清贫。但是他却能安贫乐道,不慕荣华富贵。他热爱田园生活,酷爱菊,常在诗中赞美菊花。这首诗就是他隐居时写的。
公田种秫供朋酒,三径黄花手自裁。
注释:在公田里种上高粱来招待朋友喝酒,在自家的园子里亲手栽培着黄颜色的菊花。
译文:我种下高粱,准备用来招待朋友们共同享受美酒,自己动手栽种了黄色的菊花。
赏析:陶渊明辞官归隐后,与朋友经常在一起,饮酒作诗,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首诗反映了他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现了他高洁傲岸的人格。
为米折腰刚不就,翻然解印赋归来。
注释:面对世俗的压力,宁愿饿死也不去做官,毅然决然地辞去官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译文:面对世俗的压力,宁愿饿死也不去做官,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官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赏析: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体现了他高尚的品格。他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是当时做官的薪俸标准。陶渊明在这里用“五斗米”,“折腰”,比喻为了微薄的俸禄、地位而卑躬屈膝,甚至违背自己内心的真实意愿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这种对世俗名利的淡薄和对理想生活的珍视,正是陶渊明精神世界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