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药城南二十秋,得钱取醉酒家楼。
近来不敢出山去,怕有人呼韩伯休。
【解析】
此诗为七绝。第一句是说,卖药的人在城南已经卖药二十个年头了,现在手里有了钱,便买酒喝;第二句是说他怕近来有人请他去山中隐居,因为怕有人呼唤他出来当官;第三句是说自己最近不敢出山去,怕有人呼韩伯休。“卖药”、“得钱取醉”两句,写其生活之乐;“近来不敢出山去,怕有人呼韩伯休”两句,写其生活之苦。
【答案】
(1)
卖药人:指张志和。城南: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二十秋:二十年。
(2)
得钱:指卖药赚来的钱。取醉:喝酒作乐。家楼:家中的高楼。
(3)
不敢出山:指不愿做官。怕人呼韩伯休:指害怕被人召见,出任官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自叙生平,抒发隐逸情怀的佳作。开头两句点明卖药人的出身及所处环境。卖药人是张志和,他是唐代著名隐士,曾以卖药为业,自称“渔翁”,在杭州城南卖药已二十余年,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产后,便买了高高的楼房,饮酒作乐。中间两句则写自己目前的心情与想法。自从有了钱财,便买酒饮乐起来,但又怕近来有人召请去做官,所以不敢外出。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自己的经济条件,又表明了自己对官场的看法,流露出一种清高的隐逸情怀。末两句是诗人的自我表白。“近来不敢出山去,怕有人呼韩伯休。”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语。意思是说,我不敢离开我的小楼到外面去,是因为我怕别人叫我去做官啊!这里用典,韩伯休,即张韩伯休,唐代隐士,相传他曾隐居于浙江天目山上,故称。诗人以此自慰,表示自己决不会受人之召而去。全诗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不慕仕途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