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云入座邀为伴,野火当门借作灯。
汲水卖来樵舍妇,采芝携去竹溪僧。
风岩暴响闻颠木,月幌微明见断冰。
谁信此来无路入,败篱折壁两三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句来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感情以及手法和语言等,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即可。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
“宿山馆”,即住在山上的宾馆。
“好云入座邀为伴,野火当门借作灯”,意思是:好云在天,我邀请它作伴,野火在门旁,它借给点烛光。好云和野草火都是诗人所喜欢的,这里用好云喻意好客的诗人,用野火比喻清高脱俗的诗风。
“汲水卖来樵舍妇,采芝携去竹溪僧”,意思是:我从井里打水,卖给住在山中的樵夫的妻子;从林中采集灵芝,拿去送给住在深山寺中的僧人。这两句写诗人与山民、僧人交往,写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汲水卖来”“采芝携去”写出了生活的艰难,但诗人并不抱怨,反而表现出一种闲适、超然的态度。
“风岩暴响闻颠木,月幌微明见断冰”,意思是:风岩上忽然传来雷声,仿佛听到树巅的树枝在摇晃;月光透过窗帷,映照出几块断掉的冰片。“听”“见”二字写出了诗人在山中生活时,时时听到山中风雨之声,看到山林之景,也写出诗人在山林中,时刻感到孤独、冷清。
“谁信此来无路入,败篱折壁两三层”,意思是:谁能相信来到此地竟没有一条小路可走?只见一堵破败的墙壁,已经倒塌了两层。这两句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在山中生活的艰辛。
“赏析”:①首联起兴,以“好云”自比“好客”的诗人,以“野火”(指山民)喻其“清高”。②颔联写与山民、僧人交往,写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③颈联写诗人在山中生活时,时时听到山中风雨之声,看到山林之景,也写出诗人在山林中,时刻感到孤独、冷清。④尾联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在山中生活的艰辛。⑤全诗以“无路入”三字领起,将前文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既写了诗人在山中生活的艰辛,又写出了诗人的闲适与旷达。
【答案】
(1)①起兴。以“好云”自比“好客”的诗人,以“野火”喻其“清高”。②颔联写与山民、僧人交往,写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③颈联写诗人在山中生活时,时时听到山中风雨之声,看到山林之景,也写出诗人在山林中,时刻感到孤独、冷清。④尾联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在山中生活的艰辛。⑤全诗以“无路入”三字领起,将前文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既写了诗人在山中生活的艰辛,又写出了诗人的闲适与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