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奸邪事可哀,如今空筑望思台。
冥冥恨魄何之去,唯有南山暮雨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诗人运用的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最后赏析诗句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昔日奸邪事可哀,如今空筑望思台”意思是说:当年那些奸邪之事令人感到悲哀,而今日却只能徒然地建起一座望思台来寄托哀思。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关键,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对过去与现今的不同态度。“冥冥恨魄何之去,唯有南山暮雨来”,意思是说:苍冥中恨魂将往何方而去?只有南高峰上黄昏的细雨送来阵阵凉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怀念亲人时产生的孤寂之情。
【答案】
①过望思台②昔日奸邪事可哀,如今空筑望思台③冥冥恨魄何之去,唯有南山暮雨来
译文:
往日奸邪之事令人悲伤,如今只能空筑望思台。
苍茫天地间恨魂飘逝何处,只有南高峰上黄昏的细雨送来凉意。
赏析:①首句写对往事的追忆和今昔对比。“昔日”指过去的事,“奸邪”指奸佞小人干坏事,“哀”字点出这些事令人悲哀。“如今”与“昔日”形成鲜明对照。②第二、三句是全诗的主旨。前一句是对第一句的解释说明,后一句则进一步抒发感慨。“冥冥”指苍天茫茫,“恨魄”即冤魂,指被害者的灵魂。“何之”即到哪里去,这里指被害者的魂魄将到何处安息。“惟有”即只有,表示肯定的语气。“南山”指终南山,终南山是长安附近的名山,古人常在此登高远望,借以排遣愁苦。“暮雨”指傍晚的细雨,也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暮雨来”是说只有暮雨才送来清凉的气息。这一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是诗人看到南山的暮雨,心中涌出对亡故亲人的思念;虚写则是诗人想象自己死后也像亡故亲人一样有恨魂飘逝,而只有南山的暮雨能送来凉意。③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亡故亲人的无限悲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