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绕象耳北,堰横龙爪西。
遥瞻蜀玉垒,不减汉金堤。
未合三江水,仍通百社溪。
春流已可爱,散乱浴凫鹥。
【注释】
- 象耳:山名,在今四川彭山县。
- 堰:水坝。
- 蜀玉垒:指嘉陵江中的玉垒山。《太平寰宇记》引《益州记》:“玉女祠前有石壁立,高十余丈,状如剑戟,谓之玉垒。”
- 汉金堤:指嘉陵江南岸的江心岛。
- 三江:长江、嘉陵江、涪江,合称三江。
- 百社溪:指嘉陵江北面的白鹤滩至石船碛一带,为嘉陵江支流之一。
- 凫鹥(fúyī):水鸟名。这里指鸭子和鹅。
【赏析】
《修觉寺》,作者不详,大约是南宋末年诗人。
这是一首写嘉陵江的诗。嘉陵江发源于甘肃文县,流经陕西、四川等地,最后注入长江。诗人登上修觉寺的高楼远眺,只见远处的象耳山巍峨壮丽,近处的龙爪水坝雄壮挺拔。嘉陵江从象耳山下蜿蜒东去,又从龙爪水坝西侧流过。
“遥瞻蜀玉垒”,蜀玉垒,指嘉陵江中的玉垒山,是嘉陵江上游的一座著名山峰。诗人远望蜀玉垒,赞叹其不减汉代的万里长城——金堤。
“未合三江水”,三江是指长江、嘉陵江、涪江。这句意谓嘉陵江虽与长江、涪江汇合,但仍然流淌不息,依然能通百社溪。百社溪是嘉陵江北面的一条小河。
“春流已可爱,散乱浴凫鹥”,春天来了,嘉陵江的水变得清亮起来,水中的鱼虾游来游去,自由自在。诗人看到这情景,不禁想起杜甫《绝句》中“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诗句,感到十分亲切。
这首诗描绘了嘉陵江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