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闲曳杖藜行,白帽依前似管宁。
风雨只如当日恨,江山不改故时青。
天寒未夕窗先暝,霜晚无声叶自零。
诗罢时为洛生咏,醉吟聊使故人听。
【注释】
予:我。
未:同“未”。
去:离开。
涪(fú):今四川绵阳市,古称涪陵。
越:越过。
观山川之胜无异于昔而予之幽忧抑郁亦自若也:观赏山水胜景与往昔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我的忧郁、悲伤却依然如故。(“观”字原为“见”字,因避宋英宗赵曙讳而改。)
闲:闲暇。曳:拖。杖藜:拄着手杖。
管宁:东汉末年著名隐士。
风雨:比喻政治上的打击和迫害。恨:怨恨。
天寒:天色已晚。夕:傍晚。窗:借代作者自己。
霜:霜降。晚:天将黑时。
洛生咏:即洛下生咏,指杜甫的诗作。《新唐书·杜甫传》载:“甫性褊急,既壮嗜酒,凡所赋诗多失次比,乃自序其文云:‘集大成以博学,尚雅颂之遗音;异相师以广大,收古今于一瞬。’”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公元770年(唐代宗永泰元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间所作。诗人在成都草堂定居后,心情舒畅。于是重游故地,并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点出“重来”,用典故,说自己这次回来是经过一番努力才实现的。“越明年八月十八日以事再来观山川之胜无异于昔”,说明诗人对过去的政治遭遇和生活经历有深刻的体会,他并不因为自己的遭际改变而感到痛苦。“幽忧抑郁亦自若也”,则表明他对现实仍抱着希望。
颔联写诗人回到故乡,看到山色湖光依旧,自然景物并无变化,但山河破碎,国家衰微,人民疾苦的现实却使他十分感慨。这两句诗中“白帽”、“管宁”二典,都用来表示诗人的高尚节操和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颈联写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从风风雨雨中看到江山不改,草木常青,从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恬淡。
尾联写诗人饮酒赋诗,向朋友表达自己的心声。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以及自己的处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