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林木叶未全红,疏雨萧萧不满空。
万里黄花欺病眼,十年乌帽怯秋风。
可怜望远身能健,愈觉追欢岁不同。
便欲题诗问乡国,不堪回首失飞鸿。

霜林木叶未全红,疏雨萧萧不满空。

万里黄花欺病眼,十年乌帽怯秋风。

可怜望远身能健,愈觉追欢岁不同。

便欲题诗问乡国,不堪回首失飞鸿。

【注释】

九日:重阳节。

霜木:树叶因霜而变红。

萧萧:形容风声,也指秋天的风。

万里黄花:泛指遍地的菊花。

病眼:有老眼昏花之意。

乌帽:黑色的帽子,此处借指文人的墨客。

“可怜”两句:感叹自己年岁已高,体弱多病,不能如年轻人一样登山赏菊,只能远远地看。

身能健:身体还健康。

愈觉:更加感觉。

追欢:追求快乐。

“便欲”两句:想要在诗中写明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然而,又觉得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因为此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归鸿,即失去的亲人。

【赏析】

《九日》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描写重阳节景色的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来抒发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全篇意境苍凉,感情沉郁而又含蓄。

首联“霜林木叶未全红,疏雨萧萧不满空。”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色图:树木上的叶子尚未全部变成红色,稀疏的秋雨还在空中飘洒。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颔联“万里黄花欺病眼,十年乌帽怯秋风。”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身体状况和心情:由于年老体衰,他只能远望着万里之外的黄花,而不敢去欣赏那些美丽的菊花;同时,他也担心自己的黑色帽子会受到秋风的吹拂,从而感到疼痛。这句诗通过描绘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失望感。

颈联“可怜望远身能健,愈觉追欢岁不同。”承接上句,进一步描述了作者的心情:虽然身体尚可,但是他却无法像年轻时那样去追逐欢乐,因为他已经老了,不再年轻了。这句诗通过比喻和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尾联“便欲题诗问乡国,不堪回首失飞鸿。”则是作者的一种无奈之举:他想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但是却因为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归鸿而不能做到。这句诗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失落感。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自身身体状况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王维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