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堂左右皆山川,登堂一见心茫然。
松林忽在素壁上,几杖却对阴崖前。
百年老树横高枝,正当太古阴云垂。
近前细看才拱把,生气凛凛如十围。
尚想昔年初下笔,指顾江山生咫尺。
梁栋已受长风吹,衣裘若溅洪涛湿。
回山倒海不作难,此意谁能传笔端。
李成骨朽道宁死,况复郑虔杨契丹。
吾知此图未易逢,颇思摹写置座中。
鹅溪生绡不难致,只恐今世无良工。

诗句:

  1. 曾夔州座右山水图 -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画的诗,题目中的“曾夔州”可能是作者的名字。
  2. 华堂左右皆山川,登堂一见心茫然 - 华堂周围都是山和水,登上台阶后,看到这一切,让人感到心中茫然。
  3. 松林忽在素壁上,几杖却对阴崖前 - 突然之间,松树林出现在白色的墙上,几根手杖对着阴暗的悬崖。
  4. 百年老树横高枝,正当太古阴云垂 - 有一棵百年的老树,它的高枝横亘着,正处在远古时的阴云之中。
  5. 近前细看才拱把,生气凛凛如十围 - 走近一看,才发觉它只有一抱粗,但生命力旺盛,就像有十围那么大。
  6. 尚想昔年初下笔,指顾江山生咫尺 - 还在想象以前初次提笔创作时的情景,仿佛手指一转就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
  7. 梁栋已受长风吹,衣裘若溅洪涛湿 - 已经受到长时间的风吹雨打,好像连衣服都沾满了雨水。
  8. 回山倒海不作难,此意谁能传笔端 - 即使山崩海裂也不怕,这种意境谁能用笔墨传达出来。
  9. 李成骨朽道宁死,况复郑虔杨契丹 - 李成已经骨瘦如柴、道行至死不渝,更何况郑虔、杨契丹呢?
  10. 吾知此图未易逢,颇思摹写置座中 - 我深知这幅画不容易遇到,所以很想亲手将它复制下来,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11. 鹅溪生绡不难致,只恐今世无良工 - 虽然鹅溪出产的生绡不难获得,但担心现在世上没有好手艺的人能够绘制出如此精妙的作品。

译文:
曾夔州的山水画在我的书房中展示着,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和清澈的水流。当我站在台阶上俯瞰这一切时,心中不禁感到一片茫然。
突然之间,松树林出现在白色的墙壁上,几只手杖对着那阴暗的悬崖。我仔细观察,发现一棵百年的老树横卧在高高的树枝上,它的生机盎然,仿佛有着十围那么大。
我还记得当初第一次提笔创作这幅画时的情景,仿佛手指一转就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梁柱已经被风吹雨打,连衣服都似乎被雨水打湿了。
即使山崩海裂也不畏惧,这种意境谁能用笔墨传达出来。李成已经骨瘦如柴、道行至死不渝,更何况郑虔、杨契丹呢?
我深知这幅画不容易遇到,所以很想亲手将它复制下来,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鹅溪出产的生绡不难获得,但担心现在世上没有好手艺的人能够绘制出如此精妙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山水画的题咏,通过对画面细节的描绘和诗意的表达,展现了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还通过回忆过去的经历和感慨现实的情况,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的重要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