硖内如播州,旷绝谁与邻。
君昔居其间,簿书良苦辛。
舍之遂西游,五见岷峨春。
屡为帐下士,皆称席上珍。
昨闻乘轺使,去作观国宾。
虽歌马离厩,肯效鹰着人。
蹭蹬何所归,复踏巴渝尘。
手持太府书,仰推明主仁。
约束狴犴吏,哀矜鳞介民。
为予语父老,今使子国新。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当时,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刺史李少卿赴任,作者送别他。诗以“送”为题,但内容主要写诗人自己对这次离别的感触。全诗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诗中虽未明言去者是谁,但从“五见岷峨春”、“手持太府书”等句看,去者当是杜甫。

开头四句写夔州的偏僻荒凉。硖内指夔州境内的山峡地带,与播州相类似,都是偏远穷荒的地方。“旷绝谁与邻?”意思是说,这地方多么荒凉僻远呀,有谁能与之毗邻呢?

下面八句回忆李少卿在夔州任职时的情况。“昔君居其间,簿书何苦辛。”意思是说,以前你在这里任职的时候,整天忙着处理文书、批报公文,一定很辛苦吧!“舍之遂西游。”意思是说,后来你离开了这里,就往西边去了。“五见岷峨春。”意思是说,你已经五次经过那岷江上的峨眉山春天了,也就是你已经五次经过那里了。

以下四句写李少卿在夔州时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和欢迎。“屡为帐下士,皆称席上珍。”意思是说,他曾经多次担任幕府中的幕僚,受到人们的称赞和尊敬,就像坐在筵席上的美食一样珍贵。“昨闻乘轺使,去作观国宾。”意思是说,昨天听说你奉命出使朝廷,将作为国家的客人去视察四方。“虽歌马离厩,肯效鹰着人。”意思是说,虽然你离开马厩,唱着歌,但是人们是不会像野鹰那样把你抓来当作猎物的!“蹭蹬何所归,复踏巴渝尘。”意思是说,你现在又漂泊不定,不知会到哪里去,又踏上了巴渝大地的尘土。

最后两句写李少卿到任后的表现。“手持太府书,仰推明主仁。”“手持太府书”,指他拿着朝廷的命令文书。“仰推明主仁”一句,意思是说:我仰望朝廷圣明的君主,一定会对你十分仁慈和宽大!这里用典,暗指李少卿在蜀地任职期间,受到蜀中人民的喜爱,朝廷也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而“约束狴犴吏”,“哀矜鳞介民”,则是指他到任以后,能够安抚那些犯法官吏,怜悯那些无辜百姓。这些措施都表明李少卿是一个贤能的官员。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李少卿,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怀念之情。全诗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中虽未明言去者是谁,但从“五见岷峨春”、“手持太府书”等句看,去者当是杜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