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蜀游东吴,举头望赤霄。
君之门九重,觚棱郁岧峣。
是中盛文物,簪笔立汉朝。
规摹觉地雄,气象知天高。
计其所从客,皆是夔与皋。
平生闻张公,磊落一世豪。
示我水调歌,奴仆可命骚。
尚想挥翰时,淋漓宫锦袍。
问子何归来,远指万里桥。
答云怀乔木,聊复访衡茅。
未嗟功名忤,非惮道路劳。
不见廊庙具,乃对簿领曹。
明年买扁舟,鼓枻出下牢。
西府有故人,亦应遣弓招。

【注释】

鲜于大任:人名。东南归唐安:指诗人从南方归来。张安国:人名,诗人友人。水调歌:指《水调歌》。墨本:指《水调歌》的复制品。且云明年复往吴下:说明年还要到吴地。喜简作此:高兴地写下这首诗。去蜀游东吴:离开蜀地到东方吴地去游览。《左传·襄公四年》:“子产曰:楚王将起师,使臣告于郑伯。……‘晋、楚将平’,郑伯使执讯者告于楚子曰:‘朝不及夕,寡君使婴齐贺。……”“举头望赤霄”:仰望天空。赤霄,指天。九重:天上最高的层。觚棱:楼阁上棱角分明的形状。岧峣:高耸的样子。盛:丰富;繁盛。簪笔立汉朝:以笔为簪,立于汉室。汉,指汉室,这里指唐朝。规摹:比喻模仿或学习。觉:觉得(好像)。地雄:地理形势雄伟。气象:气魄和气势。知:知道。计其所从客,皆是夔与皋:估计那些来的人,都是如夔(kuí)和皋(gāo)这样的人。夔、皋,都是古代地名,泛指四方。皆,是。计:估计。所从:来的原因。客:客人。皆是:都是。夔、皋:指四方人士。夔、皋,都是古代地名,泛指四方人士。

平生闻张公,磊落一世豪。示我水调歌,奴仆可命骚:平生听说您张公为人磊落,是一位英雄豪杰之人。给我展示了《水调歌》,让我感到像奴隶一样可以写出好诗。奴仆:仆人;仆役。可:能。

尚想挥翰时,淋漓宫锦袍:还想到当年挥毫泼墨的时候,穿着宫锦的衣服,挥洒自如,写出了优美的诗句。宫锦袍:宫中的锦绣衣服。

问子何归来,远指万里桥:问我为何归来?远处指给你看的是万里长桥。

答云怀乔木,聊复访衡茅:回答说,我怀念的是乔木般的友情,姑且又去拜访那简陋的茅舍。

未嗟功名忤,非惮道路劳:没有抱怨功名不顺遂,也不害怕路途艰辛劳累。

不见廊庙具,乃对簿领曹:没有看见朝廷中的廊庙设施,而只是面对簿册和公文等事务。廊庙:古代称帝王处理政务的地方。具:设置。乃:就。对簿领曹:面对官府文书工作。

明年买扁舟,鼓枻出下牢:《水调歌》中有“鼓枻(yì)越西陵”的句子,所以诗人决定明年买一条船,乘着它到下牢湖去游玩。买扁舟:买一条小舟。鼓枻(yì):划船时摇桨的动作。枻,同“楫”,船桨。

西府有故人,亦应遣弓招:在西边的府中有一位老朋友,也应该派人前去邀请。故人:旧友。西府:唐代长安城西部的官署,这里是借指京城长安。亦应:也该。应:应该。遣弓招:派人前去邀请。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主要写了作者离开蜀地前往东吴的途中所作之诗,表达了他对这次旅行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明快清新。首联写诗人离开蜀地前往东吴,仰视苍穹,遥望远方;颔联写他到达目的地后,看到当地繁荣昌盛的景象;颈联则写他在那里见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尾联则是他对这次旅行的欣喜之情,并表示他愿意继续这样的生活。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热情和对生活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