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委黄叶,寒乌噪枯枝。
四山失其蔽,惨淡无奇姿。
是时岁云暮,节物良可悲。
边马嘶北风,塞垣草亦衰。
传闻西南戍,未敢休王师。
不辞征行苦,颇念馈饷迟。
遥怜持戟士,半是五陵儿。
不知家存亡,辛苦临边陲。
日暮裘褐单,谁当寄征衣。
【注释】:
- 冬暮:冬天晚上。
- 风林委黄叶,寒乌噪枯枝。四山失其蔽,惨淡无奇姿。是时岁云暮,节物良可悲。边马嘶北风,塞垣草亦衰。传闻西南戍,未敢休王师。不辞征行苦,颇念馈饷迟。
- 风林委黄叶,寒乌噪枯枝:风在树木间吹过,黄的落叶纷纷落下;冷风中乌鸦鸣叫,叫声在枯枝上回荡。
- 四山失其蔽:四周的山峰被雪覆盖,遮蔽了视线。
- 惨淡无奇姿:景象凄凉、萧条。
- 是时岁云暮:此时正是冬天,天空布满乌云预示着冬天的结束。
- 节物良可悲:节令和物品都很让人悲哀。
- 边马嘶北风:边境上的战马在北方风中嘶叫。
- 塞垣草亦衰:边塞的城墙上的草木也都凋谢了。
- 传闻西南戍,未敢休王师:听说西南边境有战事,所以不敢休息王师。
- 不辞征行苦,颇念馈饷迟:虽然辛苦但并不抱怨,只希望物资能按时到达。
- 遥怜持戟士,半是五陵儿:远处那些手持长矛的士兵,大多是长安附近的人。
- 不知家存亡,辛苦临边陲: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家人是否还在,只能辛苦地守护着边关。
- 日暮裘褐单,谁当寄征衣?:天色渐晚,只有粗布的衣服,不知道谁能送我的出征衣物。
【译文】:
冬天傍晚,风吹动树林,黄叶纷飞,寒冷的乌鸦在枯枝上乱叫。四周的山峰被积雪覆盖,一片凄清的景象。此时正是冬天,天空布满乌云预示着冬天的结束。节令和物品都很让人悲哀。边境上的战马在北方风中嘶叫,边塞的城墙上的草木也都凋谢了。听说西南边境有战事,所以不敢休息王师。虽然辛苦但并不抱怨,只希望物资能按时到达。远处那些手持长矛的士兵,大多是长安附近的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家人是否还在,只能辛苦地守护着边关。天色渐晚,只有粗布的衣服,不知道谁能送我的出征衣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冬夜行军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对国家边陲之民的关切与同情。首句写景,用“风林委黄叶,寒乌噪枯枝”营造出一个荒凉而肃穆的冬夜景象,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苦难的同情。第二句“四山失其蔽”,则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困扰和影响,使人们难以找到避风港。接着两句以“是时岁云暮,节物良可悲”,点明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忧虑,暗示了战争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的种种不幸。
第三、四句通过描绘边疆士兵的生活状态,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给人民生活造成的巨大压力和困难。士兵们在寒风中坚守岗位,而物资供应却无法及时到位,这种反差加剧了他们对战争的无奈和悲愤。
诗人转而关注前线士兵的家人,通过对他们的关心和同情,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关怀。全诗情感真挚,笔力雄健,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超的艺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