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天益寒,短景殊未长。
晓日出愈迟,翳翳迷扶桑。
微阳不破雾,仿佛光有芒。
开门视屋瓦,北风吹朝霜。
起坐拥寒炉,束带指已僵。
灰中见宿火,晶荧无馀光。
天寒不可出,墐户宜深藏。
朝衙不敢后,敛板趋公堂。
归来日正出,临阶负朝阳。
兹晨暂自适,明朝殊未央。
岁晏
岁末天愈寒,短景殊未长。
晓日出愈迟,翳翳迷扶桑。
微阳不破雾,仿佛光有芒。
开门视屋瓦,北风吹朝霜。
起坐拥寒炉,束带指已僵。
灰中见宿火,晶荧无馀光。
天寒不可出,墐户宜深藏。
朝衙不敢后,敛板趋公堂。
归来日正出,临阶负朝阳。
兹晨暂自适,明朝殊未央。
译文:
岁末天气更加寒冷,时间似乎过得很慢。
清晨的阳光迟迟才出来,朦胧地照在东方的扶桑上。
微弱的阳光不能驱散浓雾,仿佛只有一点微弱的光芒。
推开门看房顶上的瓦片,北风带来了早晨的霜。
起来坐下抱着暖炉,束衣束带显得已经僵硬了。
灰烬里还留着昨晚的余火,光芒微弱不再明亮了。
天寒不可出门出去活动,紧闭房门最好多藏些日子。
早晨的衙差不敢晚到,收敛好木板急忙奔向公堂。
回来时太阳刚刚升起,面对着庭院背着朝阳。
这一早稍作休息很好,明天的太阳还有很长。
赏析:
此诗是杜甫晚年流寓成都草堂时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国家的感慨。诗中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在室内点燃火炉取暖,看到屋顶上的残存火焰和明亮的月光,感叹人生的短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