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石山深鸟相呼,常忧草木侵樵苏。
子孙存者亦牢落,安得上冢来鸿胪。
忆初起家声烜赫,翰林主人嗟莫及。
只今若使翁不亡,再试南宫期第一。
传郎十四如我长,骨骼已似能文章。
阿翁穿杨有旧箭,传乎勉力不可忘。

【注释】盘石:指山。深:指山势高峻。鸟相呼:指鸟儿互相呼应。常忧:经常忧虑。侵樵(qiáo)苏:砍柴的人来烧火,即樵苏。樵苏:打柴人,也泛指平民百姓。子孙:后代子孙。安得:怎能得到。上冢:去扫墓。鸿胪(lú):汉代官名。掌接待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者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以“师传郎”的身份,在送别之际,对师传郎的才学和前途,作了热情的鼓励与祝愿,同时,又表达了自己对师传郎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全诗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环环紧扣,情意缠绵,余韵悠长。

首联写盘石山高鸟鸣,但诗人却担忧草木会侵蚀山上的林木。诗人用盘石、鸟相呼等意象营造了山势之高远,鸟鸣之声,树木茂密之态,形象生动,意境幽远。颔联写子孙存者已落拓不堪,如何能到坟前祭祖呢?尾联写诗人回忆当年起家之时声名煊赫,如今却不如从前,希望师传郎再试南宫期第一,以光宗耀祖。

颈联写传郎年龄十四,与我相差无几,他的骨骼已经像有文章一样,我愿他努力读书,不可忘记我的教诲。尾联写阿翁穿杨有旧箭,传乎勉力不可忘。

整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意境开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