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妙通灵,子有遗世术。
石髓不成餐,闵予多滞骨。
丝声纺事暮,捣声寒事来。
竹叶将菊花,及时同一杯。
匏器祀天地,贵质不贵华。
土缘井渠繁,生气泄大和。
革面固非性,小人变丹青。
木鸡本无心,风雨安所能。
诗句释义:
- 金丹妙通灵,子有遗世术。
- “金丹”:指的是道家炼制的长生不死的丹药。
- “妙通灵”:形容这种丹药与天地自然灵气相通,非常神奇。
- “子”:指黄庭坚(字鲁直),是作者的朋友。
- “有遗世术”:拥有一种超凡脱俗,可以隐居避世的技艺。
- 石髓不成餐,闵予多滞骨。
- “石髓”:指石头里的树脂或矿物质,古代认为有药用价值。
- “不成餐”:不能食用。
- “闵”:忧思,忧虑。
- “予”:我。
- “多滞骨”:很多时间被束缚在身体里,无法自由活动。
- 丝声纺事暮,捣声寒事来。
- “丝声”:形容纺织机的声音。
- “纺事暮”:指纺织的工作到傍晚时分才结束。
- “捣声寒事来”:指捣衣的声音随着寒冷的季节到来。
- 竹叶将菊花,及时同一杯。
- “竹叶”和”菊花”:都是秋天常见的植物,常用于泡茶。
- “及时同一杯”:意味着趁着好天气,一起享受这杯茶。
- 匏器祀天地,贵质不贵华。
- “匏器”:指用匏瓜制成的乐器,如笙、竽等。
- “祀天地”:祭祀天地,表达敬意。
- “贵质不贵华”:重视内在的质量,而不过分追求外表的华丽。
- 土缘井渠繁,生气泄大和。
- “土”:这里指的是土地。
- “缘井渠繁”:指灌溉系统发达,土地肥沃。
- “泄大和”:泄露大自然的和谐之气。
- 革面固非性,小人变丹青。
- “革面”:改变面貌,这里比喻改变本性。
- “固非性”:确实不是天生的。
- “小人变丹青”:指那些品德低下的人,往往容易被外在的事物迷惑,变得浮躁不安。
- 木鸡本无心,风雨安所能。
- “木鸡”:指木偶戏中的木头做的鸡。
- “本无心”:指这些木头的鸡本身并没有感情。
- “风雨安所能”:即使面对风雨,也无法动摇其本质。
译文:
- 你精通金丹之道,拥有绝世技艺。
- 石头里的树脂不能食用,让我很多时间都被困住。
- 纺织的声音直到傍晚还在继续,捣衣的声音随着季节而来。
- 用竹叶和菊花泡的茶,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共饮一杯。
- 用匏瓜制作的乐器来祭祀天地,我们更应该重视内在的品质而不是外在的装饰。
- 土地肥沃是因为灌溉系统发达,大自然的和谐之气得以泄露。
- 改变本性并不是天生的,小人容易被外界事物迷惑。
- 木制的木偶没有感情,无论风雨多大都无法动摇它的本质。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看法。其中,“金丹妙通灵,子有遗世术”两句赞美了诗人朋友的超凡技艺,而“石髓不成餐”,则反映了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并不能直接享用,而是需要我们去发掘和珍惜。接下来,“丝声纺事暮,捣声寒事来”两句,描绘了生活中简单而又平凡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意。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细节,诗人展现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友情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