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故盐渠,自昔谁所开。
似说全盛时,邈焉一长怀。
穿渠引江水,此计未为乖。
千帆竞暮入,集浦如乌栖。
万畴分白浪,嘉稻擢新泥。
恐此太多事,且当寄嬉谐。
疏通养鱼鸟,花柳共低迷。
时时载酒往,江上亦忘回。
【注释】:
- 盐渠:古代引江水灌溉农田的渠道。
- 谁所开:是谁开辟的?
- 全盛时:指陶渊明的鼎盛时期。
- 邈焉一长怀:对陶渊明的思念之情,邈然遥远。
- 穿渠:引江水穿过盐渠。
- 未为乖:并没有违背。
- 暮入:傍晚时分。
- 集浦如乌栖:聚集在岸边像乌鸦栖息。
- 万畴:大片田地。
- 嘉稻:优良的稻米。
- 擢新泥:拔出来放在新泥土上。
- 寄嬉谐:寄托嬉戏的乐趣。
- 疏通养鱼鸟:让水流通畅,供鱼鸟生存。
- 花柳共低迷:花草树木也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摇曳。
- 忘回: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译文】:
城东有个旧盐渠,自古以来谁也没开过。
好像在说陶渊明最辉煌的时候,遥远的记忆涌心间。
引来江水穿过盐渠,这个主意并不差。
无数渔船在傍晚进港,聚集在河边就像乌鸦落脚。
宽广的田地分割成波浪,好的谷物被捞出新的土里。
恐怕这里事情太多,暂且寄予嬉戏之乐。
保持水流让鱼与鸟儿生存,花与柳也随之摆动低垂。
常常带着美酒去那里,江上游玩忘却了回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陶渊明的追思之作,通过回忆盐城的故道,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诗中描绘了盐城昔日的美丽景色和繁荣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和谐生活的追求。
首句”城东故盐渠,自昔谁所开”,直接点出了盐城古道,这是陶渊明曾经游历的地方之一。诗人通过对这一历史遗迹的提及,引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诗人以”似说全盛时,邈焉一长怀”两句,表达了对陶渊明鼎盛时代的怀念。这里的“邈焉一长怀”意味着对于过去的无限思念,表达了对陶渊明那种超然物外、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的深深敬佩。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描绘了引江水穿过盐城的美景,以及千帆归来的场景。这种生动的景象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更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田间的景象来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情感。“万畴分白浪,嘉稻擢新泥”两句描绘了丰收的喜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而“恐此太多事,且当寄嬉谐”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纷扰的态度,即宁愿将时间投入到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也不过多地纠结于世俗的烦忧之中。
诗人再次回到盐城旧道,用“时时载酒往,江上亦忘回”两句,描绘了自己与友人一同饮酒赏景的情景。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愉悦,也是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生活方式的一种致敬。整首诗以陶渊明为线索,通过对盐城古道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