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老柏霜雪里,北风烈烈偏激耳。诵诗夜半舌入喉,饮我樽中渌醽美。
升堂辞翰愧非有,何异还家数其齿。文章万古犹一鱼,乙丙谁能辨肠尾。
更惭颇似会稽康,欲语常遭士瑶柅。广陵八月未足言,曾使酲醲涊然起,安得谭如子枚子。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丰元年(1078)八月,时作者任秘书省正字。诗人以“与李文叔夜谈”为题,记叙了与友人深夜畅谈的情景。全诗四联,首联写景,中联叙事,尾联议论。
首联“中庭老柏霜雪里,北风烈烈偏激耳。”是说庭院里的老柏树长在霜雪之中,而北风吹来却格外猛烈,这使人想起古人的诗句:“柏森森其苍苍兮,露淋淋而日阳。”
颔联“诵诗夜半舌入喉,饮我樽中渌醽美。”写与友人畅谈之情景。意思是:我们通宵达旦地谈论诗书,直到深夜,我的舌头都快要进入喉咙了,而李文叔却给我斟上一杯醇美的美酒。
颈联“升堂辞翰愧非有,何异还家数其齿。”是说:我在堂上的笔锋,也比不上那些文人墨客挥洒自如,他们用笔墨抒发自己的情怀,就像回家一样自在,我还有什么可惭愧的?
尾联“文章万古犹一鱼,乙丙谁能辨肠尾?”是说:文章千古流传,就像一条鱼儿,人们只知道它是鱼而不是别的鱼,怎么能分辨出它究竟是公还是母呢!
这首诗通过写与友人夜谈的情景,反映了当时学术界的一些情况:一方面知识分子们埋头苦读,另一方面又感到知识贫乏,不能自拔;一方面渴望着能有所建树,另一方面却又不知如何着手。诗人对此表示同情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