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闲合出昭君村,芳洁恐是三闾魂。
无人岭上更儇好,不与俗花名合昏。
苍官森出剑佩列,甲夫密裹旗枪园。
数株临水欲仙去,一笑向人如玉温。
火维草木百名字,十月不冷常炎暾。
同心紫蒂宜上苑,啄人虎豹司九门。
借令驿使能远致,要比桃李终无言。
岂惟千里共明月,亦可千里同芳樽。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幽闲合出昭君村,芳洁恐是三闾魂。
  • 注释: 幽静悠闲地从昭君村中散发出来,芬芳洁白恐怕是屈原的灵魂所化。
  • 译文: 这股幽静和芳香仿佛是从昭君村中散发出来,其清新的香气让人联想到屈原的高洁灵魂。
  • 赏析: 诗中的“昭君村”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者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地方,而“幽闲”和“芳香”则形容这个地方的氛围。这里的“三闾魂”指的是屈原(名平),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以忧国忧民、忠诚耿直著称。通过这种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屈原高洁品格的赞美。
  1. 无人岭上更儇好,不与俗花名合昏。
  • 注释: 在这没有人烟的山岭上更为娇艳美好,并不与平庸的花一起凋谢。
  • 译文: 在没有人烟的山岭上,这花更加娇艳美好,它不与那些普通的花一起凋谢。
  • 赏析: 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平凡事物的不屑一顾。诗人可能认为只有真正的美景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会随波逐流。
  1. 苍官森出剑佩列,甲夫密裹旗枪园。
  • 注释: 宫殿周围布满了刀剑和盔甲,士兵们紧密地围着旗帜和长枪。
  • 译文: 宫殿四周布满了刀剑和盔甲,士兵们紧密地围绕着旗帜和长枪。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军事戒备的场景,可能是在描述皇宫或重要建筑周围的安全措施。这种描写通常用来象征权力和威严,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安全的重视。
  1. 数株临水欲仙去,一笑向人如玉温。
  • 注释: 有几棵树靠近水面仿佛要飞升而去,它们的笑容温暖如玉。
  • 译文: 有几棵树靠近水面仿佛要飞升而去,它们的笑容温暖如玉。
  • 赏析: 这里的“临水欲仙去”形象地描绘了树木仿佛要脱离地面飞向天空的景象,而“如玉温”则形容这些树木的笑容给人带来的温暖感觉。这种描写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1. 火维草木百名字,十月不冷常炎暾。
  • 注释: 火维地区的草木有上百种名称,即使在十月寒冷的季节也常感到灼热。
  • 译文: 火维地区的草木有上百种名称,即使在十月寒冷的季节也常感到灼热。
  • 赏析: 这里描述了火维地区气候的特点,即即使在最寒冷的十月,也有温暖的天气。这种描述可能反映了该地区的独特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
  1. 同心紫蒂宜上苑,啄人虎豹司九门。
  • 注释: 同心紫蒂适宜种植在皇家园林里,而捕食人的猛兽守卫着九重门。
  • 译文: 同心紫蒂适宜种植在皇家园林里,而捕食人的猛兽守卫着九重门。
  • 赏析: 这里的“同心紫蒂”可能是一种植物,而“啄人虎豹司九门”则描述了这种植物的生态功能和象征意义。它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象征着某种力量和保护。
  1. 借令驿使能远致,要比桃李终无言。
  • 注释: 如果让使者能够把远方的东西带回来,那就不如桃李树不言不语。
  • 译文: 如果能让使者能够把远方的东西带回来,那还不如桃树和李树静静地不说话。
  • 赏析: 这里通过比较强调了桃树和李树的沉默之美,暗示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他更喜欢自然界中简单、未经雕琢的美。
  1. 岂惟千里共明月,亦可千里同芳樽。
  • 注释: 难道只有千里共享明亮的月亮吗?也可以在千里之外共享美酒。
  • 译文: 难道只有千里共享明亮的月亮吗?也可以在千里之外共享美酒。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界限的友情或共鸣,意味着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人们也能在精神上相互联系和交流。它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中情感连接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理念。诗人借助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述,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