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朝便与山水疏,只有此月随吾居。
莫论人隔十日面,犹胜犬传千里书。
清虚有物濯烦暑,藤床对月如对雨。
赋成鸿雁入周诗,未觉宣王似吾主。
这首诗是王维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在辋川隐居的生活。下面是对每句的详细解读:
还朝便与山水疏,只有此月随吾居
- “还朝”指的是回到朝廷。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被召回朝廷的情况。
- “山水疏”可能意味着诗人在官场上的疏远感,或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 “此月随吾居”表达了诗人与月亮相伴的宁静生活。
莫论人隔十日面,犹胜犬传千里书
- “莫论”表示不要说或不讨论。
- “十日面”指的是相隔十天才能见面。
- “犬传千里书”用来形容信息传递的困难,即使通过狗这种动物也能将消息传递很远。
- 这里强调了即使是简单的信息,也比长时间的分离更能带来安慰。
清虚有物濯烦暑,藤床对月如对雨
- “清虚”可能指的是清澈、清新的状态。
- “濯烦暑”表示洗涤烦恼和炎热。
- “藤床对月如对雨”描绘了一种宁静的景象,就像在藤床旁看月亮时感受到像下雨一样的心情。
-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平静。
赋成鸿雁入周诗,未觉宣王似吾主
- “赋成”可能指的是完成一首诗作。
- “鸿雁入周诗”指的是诗歌中的鸿雁意象被融入周代的诗歌中。
- “未觉宣王似吾主”表示诗人没有意识到周代的君王(如文王、武王)与他的领导风格相似。这里的“未觉”可能是谦虚的说法,表示他并不自大,也没有过分自信。
- 这两句诗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谦逊的品质。
赏析:这首诗体现了王维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哲学观念。他选择远离政治中心,过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通过与月亮和自然的亲近,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同时,他也展示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自己的谦逊。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