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堤马头高作山,两津车路深成谷。
截川夭矫暮虹背,排浪参差动蚿足。
七牛蹴河犹怒目,一牛从能往不复。
借牛使河此圣时,强饮不须求马玉。

【注释】

马头:指堤的上端,因堤形如马头,故称。两津:即两河口。截川:拦水。夭矫:弯曲貌。参差:参差不齐。蚿足:蚯蚓爬行时脚的排列。七牛:《汉书·武帝纪》载,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曾令太卜推命。《易纬》曰:“河之精神名曰媪,主知吉凶。以六畜占之。”当时有“七圣”之说,认为天帝所使之神共有七只,每只代表一个方位。蹴河:用牛力去踏激河水。牛从能往不复:牛一旦被驱使出去,就不再回来了。借牛使河:利用黄河的水力去冲刷堤防。此圣时:这是圣人的时代。强饮:勉强地喝。不须求马玉:用不着去寻找像骏马一样的水牛来饮水了。

【译文】

两堤的马头高高地矗立在岸边,就像两座小山一般;两河口的车路深深地伸向河中,形成了两条深沟。拦腰截断河中的水流,如同夕阳中彩虹的背脊一样高耸;黄河水浪汹涌,波浪起伏不平,犹如蚯蚓爬行时的脚迹交错错落。黄河里的七条巨牛正在用力地踢激河水,它们仿佛在怒视那些阻挡它们的人们;一条巨牛已经被驱使出去了,再也不会回来。借助黄河的水力来冲刷堤防,这是圣人的时代;强行让河水流入河道,也用不着去寻找像骏马一样的水牛来饮水了。

【赏析】

《用谷字韵答提刑毅父治河桥》,宋范仲淹作。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政治才能和军事才干为后世所敬仰,而他的文学作品则更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于世,这首词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之一。

全词通过描绘黄河的壮阔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治理黄河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开篇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世界。接下来,词人又进一步描绘了黄河水势的凶猛,以及人们对于黄河水的依赖和敬畏之情。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黄河的自然风光,又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体现了宋代词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