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吹欢娱夕,衡门可属垣。
九城寒漏彻,三市宝灯繁。
酒想嵇山醉,诗惭谢乐翻。
如容陪后乘,那避八驺喧。

诗句释义

  1. 上元夕次韵答张谏议 - “上元”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次韵答”表示诗人对张谏议的诗歌进行回应。

  2. 歌吹欢娱夕 - “歌吹”指歌唱和吹奏乐器的声音,”欢娱夕”则形容晚上人们欢乐庆祝的场景。

  3. 衡门可属垣 - “衡门”是古代的一种低矮的门楣建筑,常用于隐逸者居所,”可属垣”意即这样的住所可以归为围墙之内。

  4. 九城寒漏彻 - “九城”这里可能是指京城或都城的四周城墙,”寒漏”是指深夜的计时器(漏壶),”彻”意味着完全滴尽。

  5. 三市宝灯繁 - “三市”通常指的是京城中的三个主要市场,”宝灯”指灯笼,”繁”描述灯光众多,色彩缤纷。

  6. 酒想嵇山醉 - “嵇山”代指高士、隐士的居所,”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超脱世俗、享受生活的心境。

  7. 诗惭谢乐翻 - “谢乐”可能是某种乐曲的名称,”翻”意为反复、重复。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对自己的不满意。

  8. 如容陪后乘,那避八驺喧 - “后乘”指皇帝的车驾,”八驺”是皇家车驾上的八个护卫,”喧”指嘈杂。这里表达了诗人愿意陪伴皇驾,不避权势的喧扰。

译文

夜晚,我们一同欢庆,歌声和笑语充满了整个空间。我想象自己能像隐士一样生活在衡门之下,那是属于围墙内的世界。当京城的九城响起了寒冷的夜漏声,三市的灯火如同绚烂的星河。美酒让我想起了嵇山的清静,而我的诗歌却显得不够出色,难以自比于那些优美的旋律。如果有幸跟随皇帝的车驾,我愿意远离喧嚣,享受那份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热闹而又宁静的夜晚场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从“歌吹欢娱夕”到“酒想嵇山醉”,再到“如容陪后乘,那避八驺喧”,诗人用诗意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他对于人生、艺术和权力的不同态度,以及他在这些复杂情境中所体现出的豁达与超然。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