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使我旅怀悲,促促思君岁暮时。
江上梅花今在落,鄜州月魄屡圆亏。
著书有底心过苦,行路无端山更危。
谁解合离南北史,吾曹白发恐难期。
【注释】
迢迢:形容远行。旅怀:旅途中的愁思。
促促:形容时间过得快。
鄜州月魄:指月亮盈亏。
合离:即“离合”。
谁解:理解。合离南北史,即《三国志》和《南史》。
【赏析】
此诗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流寓蜀中时所作。当时他与友人刘壮舆同游,壮舆曾说温公劝刘丈合魏、宋等志意,而正史则离析李延寿之纪传,顾老罢不能聊见于篇末。诗人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岁暮思刘壮舆近在京师因壮舆言温公劝刘丈合魏宋等志有意合正史之志而离析李延寿之纪传”,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的忧虑。诗人在岁暮之时想起了刘壮舆,刘壮舆正在京师,因为温公劝刘丈合魏、宋等志意,所以有意合正史之志,但李延寿的纪传却离析了这些内容。诗人忧心忡忡地想着这些问题。颔联“江上梅花今在落,鄜州月魄屡圆亏”,诗人看到江上的梅花已落,鄜州的月色也圆缺变化,感叹岁月易逝。颈联“著书有底心过苦,行路无端山更危”,诗人说自己写书时心中痛苦,走在路上没有方向,山又高不可攀。尾联“谁解合离南北史,吾曹白发恐难期”,诗人感叹谁能理解南北史的合离呢?我们这些已经白发苍苍的人恐怕难以再有所作为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对历史的担忧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之情。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复杂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