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典千年出宝图,佩环方泽影萦纡。
中天月护黄琮色,出海云腾赤帝符。
已惯龟鼍呈上瑞,不惊风雨解前驱。
侍臣自有扬雄赋,击壤何妨此鄙夫。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七绝,诗中描绘了夏祭日感事的场景。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夏祭日感事(其一)

盛典千年出宝图,佩环方泽影萦纡。

中天月护黄琮色,出海云腾赤帝符。

已惯龟鼍呈上瑞,不惊风雨解前驱。

侍臣自有扬雄赋,击壤何妨此鄙夫。

【注释】

  1. 盛典:盛大的典礼或仪式。宝图:指帝王颁布的圣谕或法令等重要文告。
  2. 佩环:指佩戴玉佩的人。
  3. 方泽:古代祭祀用的方形土地。
  4. 黄琮:一种黄色的玉器,象征吉祥。
  5. 赤帝:神话传说中炎帝的名字。
  6. 龟鼍(tuó):指乌龟和鼍(yuè),两种爬行动物。
  7. 扬雄:西汉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著有《太玄经》等。
  8. 击壤者:相传尧舜时代的一种农作方式,用土块拍打成圆形。
  9. 鄙夫:自谦之词。
    【译文】
    盛大的典礼在千年之后出现,颁布的圣谕就像一幅精美的地图。人们佩戴的玉佩映照出方泽的影子,仿佛在徘徊。天空中的明月照耀着黄琮,象征着吉祥。大海上的云彩翻滚着红色的神符。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祥瑞,并不害怕风雨。皇帝的侍从们自然有扬雄那样的作品。我们这些老百姓,何必拘泥于这些?
    赏析:
    王维的这首《夏祭日感事》以“盛典千年出宝图”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代典礼场景中。接着,诗人用“佩环方泽影萦纡”这一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典礼现场的盛况。然后,他又用“中天月护黄琮色,出海云腾赤帝符”两句,表达了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之情。
    在这首诗中,王维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既有诗意又富有哲思。例如,他将“方泽”比作“佩环”,“黄琮”比作“月”,将“赤帝”比作“云”,都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艺术眼光。
    最后一句“侍臣自有扬雄赋,击壤何妨此鄙夫。”更是道出了作者对于世事的超然态度。他认为,无论是高贵的宫廷还是平凡的乡村,都有其各自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王维的个人魅力,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