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三省予未能,夫君六观何自入。
天台敖我三观妙,君又三之弥有得。
露下聚散俱已空,电出有无仍不实。
一世假梦暂踟蹰,万缘托幻聊戏剧。
澄渊泡起不离中,端形影见无差忒。
兹惟一心之所发,邈乎此心近不识。
更须止之艮为山,随其观处离非日。
与君相遇紫陌边,不谓我言无不急。
君方度岭驾朱辂,我言之外何所识。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每句的格式和韵脚都遵循着古典诗歌的规则。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
- 高藤州六观堂 - 这一句可能是一个地点的名称,”高藤州”可能是作者所居住或创作的地方,”六观堂”可能是指这个地方的一个建筑名称或者一个特定的地点。
- 曾子三省予未能 - “曾子”通常指孔子的学生曾参,”三”在这里可能代表三次,”省”在这里可能表示反思或考察,”予”是第一人称代词,”未能”表示未能达到某种标准或期望。
- 夫君六观何自入 - “夫君”是对某人的尊称,”六观”可能指的是六种观察或理解事物的方法,”何自入”表示如何能够进入或掌握这些方法。
- 天台敖我三观妙 - “天台”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佛教圣地,”敖”在这里可能表示一种超越或升华,”我的三观”可能指的是作者的个人观念或世界观,”妙”在这里表示精妙、高明。
- 露下聚散俱已空 - “露下”可能意味着在夜晚或清晨,”聚散”可能表示聚合与分散,”俱已空”表示一切都已经结束或消散。
- 电出有无仍不实 - “电出”可能表示某种突然出现的变化或行动,”有无”可能表示存在与否,”仍不实”表示这些变化或行动并不真实或不可靠。
- 一世假梦暂踟蹰 - “一世”可能表示一生的时间长度,”假梦”可能表示虚假的梦想或幻觉,”暂踟蹰”表示暂时的徘徊或犹豫。
- 万缘托幻聊戏剧 - “万缘”可能表示所有的缘分或关系,”托幻”可能表示依赖虚幻或幻想,”聊戏剧”表示这只是一场戏或短暂的表演。
- 澄渊泡起不离中 - “澄渊”可能表示清澈的水面或深邃的湖泊,”泡起”可能表示水泡的产生或上升,”不离中”表示始终没有离开中心或核心。
- 端形影见无差忒 - “端形”可能表示端正的形象或姿态,”影见”可能表示影像或影子的出现,”无差忒”表示没有差错或错误。
- 兹惟一心之所发 - “兹”可能表示这个,”惟”可能表示只有、仅仅,”一心”可能表示单一的想法或意志,”之所发”表示这种想法或意志的表达或产生。
- 邈乎此心近不识 - “邈乎”可能表示遥远或难以接近,”此心”可能表示自己的内心或思想,”近不识”表示很难认识或理解。
- 更须止之艮为山 - “艮”可能表示卦象中的第三卦(山)或静止不动的状态,”止之”可能表示停止或限制,”艮为山”在这里可能表示山的象征意义。
- 随其观处离非日 - “随其观处”可能表示根据个人的观点或立场,”离非日”可能表示远离太阳或光明,这里可能暗示某种消极或逃避的态度。
- 与君相遇紫陌边 - “与君”可能表示与某人一起,”相遇”可能表示相逢或相遇,”紫陌”可能表示紫色的道路或街道,这里的语境可能是在描述一次偶遇或邂逅。
- 不谓我言无不急 - “不谓”可能表示不认为或不相信,”我言”可能表示作者的言论或观点,”无不急”表示非常急切或紧急。
- 君方度岭驾朱辂 - “君方度岭”可能表示你正在通过山脉,”驾朱辂”可能表示乘坐红色的车子,这里可能暗示一种旅行或出行的场景。
- 我言之外何所识 - “我言之外”可能表示除了我的言论或观点之外,还有别的看法或理解,”何所识”表示有谁知道或有谁了解。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类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如“高藤州”可能是作者所居住的地方,“六观堂”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建筑物或场所。同时,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特见解和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