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连三昼,羸骖驱不前。
气昏吁可怕,云断复相连。
风急时翻盖,泥暄懒着鞭。
穷途不须问,吾道付高天。

【注释】

秋雨连三昼,羸骖驱不前:秋雨连续下了三天(指从八月十六到八月十八)。羸(luó)— 瘦弱;驱,驱赶。

气昏吁可怕:天气闷热使人头晕恶心(吁,通“嘘”,喘息的意思),云层又不断连接起来,令人害怕。

云断复相连:云层断了又重新连接起来。

风急时翻盖:风吹得急了,车子盖篷就翻转过来。

泥暄懒着鞭:泥泞的地方车夫懒得用鞭子赶车。

穷途不须问:走投无路的时候,不必再打听去何处。

吾道付高天:我的志向、道路,寄托于高远的天穹之上。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朝至正年间。诗人在秋天的旅途中,遭遇连绵大雨,他感到十分困乏,甚至有些头晕,但想到自己有远大的志向,便振作精神,继续前进。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仰和乐观的精神。诗的前六句写雨阻,后两句写雨霁。雨阻,自然不能前行;雨霁,自然可以继续前进。然而诗人并不为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反而认为应该继续前进,因为他的志向和道路已经寄托在高高的天宇之上了。

这首诗的意境开阔,气象恢宏,格调高昂,给人以振奋的力量。全诗四句二十八字,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奏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