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儒生十七万,日诵诗书头白半。中有成名当路人,却视诗书犹弊券。
犹弊券,可奈何。劝君收泪莫零落,古往今来此辈多。

【注释】

海内:泛指全国各地。儒生:读书人。十七万:言儒生众多。日诵诗书:每日诵读《诗》《书》等经典。头白半:指头发一半已白。成名当路人:意谓名闻当世,为世人所注目。却视诗书犹弊券:比喻诗书如同破券,不能兑现,没有实际用处。可奈何:无可奈何。收泪莫零落:不要悲伤,不要流泪。古往今来此辈多:自古以来,这样的读书人很多。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儒生的诗。诗中虽未明说“儒”,但“儒生”是显而易见的。诗人以夸张的笔调,描绘出儒生的悲凉景象。全诗共四句,每句都由一个词组构成,且词组中又各含一个关键词语。第一、二句中的“儒生”、“诗书”分别点明主题;第三、四句中的“成名”“弊券”则是对儒生命运的描写和概括。最后一句“古往今来此辈多”,是对儒生这一现象的概括性说明,也暗含了作者对儒生的惋惜之情。

首句写儒生之多,用“海内儒生十七万”,“海外儒生不计其数”,将儒生之众形象化地表达出来。次句写儒生之勤,“日夜攻读诗书”,表明他们学习勤奋刻苦。三、四句写儒生之难,“头上白发半截长”,表明他们年高才尽。末句“却视诗书犹敝券”,则表明他们对诗书的轻视,认为诗书毫无价值。最后一句“可奈何”,表达了他们面对现实无可奈何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整首诗在表现儒生之苦的同时,也揭示了他们被时代抛弃的命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