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侯饱学困千釜,濯足清江起南土。
剧谈颇似燕客豪,快夺范雎如坠雨。
东城桥梓未足论,柏直何为口方乳。
蒋侯山中伴香火,三年不厌长蔬苦。
平生瑰玮有谁同,要得张侯三日语。
昼闲那自运甓忙,时清不用闻鸡舞。
桓荣欢喜见车马,书册辛勤立门户。
要当食肉似班超,猛虎何尝窥案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一首五律诗,表达了他对于友人张侯的赞赏之情。下面是诗句、译文、注释和赏析:
诗句:蔡侯饱学困千釜,濯足清江起南土。
译文:蔡侯饱读诗书,学识渊博,如同在千釜之重的锅边学习,而他的才华却能从清江中涌现,犹如南土中的明珠。
注释:蔡侯:指张侯(张籍)。
赏析:首句通过夸张手法,描绘了蔡侯的学识渊博;次句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现了他的才华横溢。两句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既赞美了他的学识,又赞叹了他的才华。
诗句:剧谈颇似燕客豪,快夺范雎如坠雨。
译文:他的言谈举止颇有燕国游侠之风,让人感到豪迈无比,甚至能快人一步,胜过古代名臣范雎。
注释:燕客豪:比喻游侠之风。
赏析:这句诗通过“剧谈”和“快夺范雎如坠雨”的比喻,展现了张侯的言辞犀利和行动迅速,仿佛是一位英勇无畏的将军。
诗句:东城桥梓未足论,柏直何为口方乳。
译文:在东城桥下种植梓树,尚且不足以讨论其价值,更何况柏木呢?为何柏直会说出如此荒谬的话?
注释:东城桥: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赏析:此句以东城桥下的梓树为例,反讽柏木的价值不足挂齿,进一步强调了张侯言行的非凡和独到之处。
诗句:蒋侯山中伴香火,三年不厌长蔬苦。
译文:蒋侯(蒋诩)隐居在山中,陪伴着香火,度过了三年的素食生活,但从未有过怨言。
注释:蒋侯:指蒋诩,东汉时的隐士。
赏析:此句通过描述蒋诩的隐逸生活,展现了他对名利看淡的境界,以及对清贫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句:平生瑰玮有谁同,要得张侯三日语。
译文:我的生平经历中,能有谁与我相比?只有在遇见张侯时,我才真正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注释:平生:一生的经历。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张侯的深深敬仰,认为只有与张侯相处,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
诗句:昼闲那自运甓忙,时清不用闻鸡舞。
译文:平日里闲暇无事,我也不去操练砖瓦之类的东西,因为现在的时代已经太平无事,不需要再像古人那样去听鸡鸣起床了。
注释:运甓:原指建筑房屋时运石做基,后泛指勤于锻炼。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不愿意为了功名利禄而操劳,而是希望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
诗句:桓荣欢喜见车马,书册辛勤立门户。
译文:桓荣喜欢看到车马往来,忙于书写书籍,努力建立自己的门第。
注释:桓荣:东汉时期的学者。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桓荣勤奋好学的形象,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追求。
诗句:要当食肉似班超,猛虎何尝窥案俎。
译文:我要成为像班超一样的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才干,就像猛虎一样,不会去觊觎案上的肉食。
注释:班超:东汉时期的著名将领和文学家。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立志成为杰出人物的决心和自信,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名利看淡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