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南有州古佛国,选佛场开自畴昔。
谁欤经始梅溪翁,万桂森森皆手植。
文风日盛贤材多,粉袍立鹄肩相摩。
万间庇士岂不欲,环视柰无馀地何。
那知吉壤在咫尺,鬼神撝呵天所惜。
一朝幻出青瑶宫,山灵献卜龙避席。
昔虞局促今恢舒,乘黄骋足腾康衢。
辟新葺旧两辉映,美哉轮奂雄规模。
岁直金虬大魁出,䞉喜庆成逢此日。
来春甲子又一周,天相吾泉真可必。
蝉联四坐皆豪英,一樽敬为诸君倾。
浮云富贵靡定态,要看名节留芬馨。
我今归作渔樵侣,清梦犹驰笋江浒。
凤鸣侧耳听朝阳,把酒空山为起舞。
泉州贡闱庆成
维南有州古佛国,选佛场开自畴昔。
谁欤经始梅溪翁,万桂森森皆手植。
文风日盛贤材多,粉袍立鹄肩相摩。
万间庇士岂不欲,环视柰无馀地何。
那知吉壤在咫尺,鬼神撝呵天所惜。
一朝幻出青瑶宫,山灵献卜龙避席。
昔虞局促今恢舒,乘黄骋足腾康衢。
辟新葺旧两辉映,美哉轮奂雄规模。
岁直金虬大魁出,䞉喜庆成逢此日。
来春甲子又一周,天相吾泉真可必。
蝉联四坐皆豪英,一樽敬为诸君倾。
浮云富贵靡定态,要看名节留芬馨。
我今归作渔樵侣,清梦犹驰笋江浒。
凤鸣侧耳听朝阳,把酒空山为起舞。
这首诗描绘了泉州贡闱(科举考试)的成功情景,以及作者对于名利和道德的深刻思考。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维南有州古佛国,选佛场开自畴昔。
“维南有州”,即泉州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有佛教文化的影响。”选佛场”指的是选拔人才的地方,这里指科举考试的场所。”自畴昔”意味着自从过去就开始了。
谁欤经始梅溪翁,万桂森森皆手植。
“谁欤”是一个疑问词,表示是谁开始的。”经始”意为开始着手建设或治理。”梅溪翁”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人或地点,与科举考试有关。”万桂森森皆手植”形容这个地方的桂花树非常多,都是人工种植的。
文风日盛贤材多,粉袍立鹄肩相摩。
这句话表明文学艺术和才能日益兴盛。”粉袍”可能是指官员或学者的服饰。”立鹄”意为站立着的样子,可能是指官员们站立的姿态。”肩相摩”形容人们之间的竞争激烈。
万间庇士岂不欲,环视柰无馀地何。
这里的”万间庇士”指的是庇护了很多学子,他们希望得到庇护。”环视”意为四处张望。”柰无馀地”可能是指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庇护学生。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责任感的强烈表达。
那知吉壤在咫尺,鬼神撝呵天所惜。
“那知”是一种反问的语气,表示意外之情。”吉壤”指的是吉祥的土地,也指好地方。”咫尺”意为非常近的距离。”撝呵”意为责罚或警告。”天所惜”表示上天对这个地方的关注和保护。
一朝幻出青瑶宫,山灵献卜龙避席。
这里的”一朝”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日子,”幻出”意为突然出现。”青瑶宫”是神话中的神仙居所,这里可能是指科举考试成功的地方。”龙避席”意味着龙被吓跑了,比喻科举考试竞争激烈,考生们如临大敌。
昔虞局促今恢舒,乘黄骋足腾康衢。
“昔虞”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个朝代或制度,这里用来比喻科举考试制度的变迁。”局促”意为狭小、拥挤。”恢舒”意为扩展、舒展。”乘黄”是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可能是指骑着骏马快速奔跑。”康衢”意为宽广的道路。这句话描述了科举考试从狭窄到广阔的变化。
辟新葺旧两辉映,美哉轮奂雄规模。
这里的”辟新葺旧”可能是指修复旧建筑并新建设施。”轮奂”意为宏伟壮丽。这句话赞美了科举考试设施的壮观和美丽。
岁直金虬大魁出,䞉喜庆成逢此日。
“岁直金虬”可能是指某种祥瑞或吉星高照。”大魁出”意味着科举考试中出现了第一名。”䞉喜庆”可能是对状元的称呼,”成逢此日”表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庆祝成功。这句话表达了对科举考试成功的祝贺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来春甲子又一周,天相吾泉真可必。
“来春甲子”可能是指未来某个春天的年份。”周”在这里可能是指周期或规律。这句话表示在未来的一年里,科举考试将再次取得成功。”天相吾泉”意为上天保佑泉州这个地方,这里的泉水可能有特殊意义。这句话表达了对泉州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蝉联四坐皆豪英,一樽敬为诸君倾。
“蝉联四坐”可能是指在座的四位官员或学者都是杰出的人物。”一樽敬为诸君倾”意为用一杯酒来敬请各位嘉宾。这句话表达了对在场人士的尊重和敬意。
浮云富贵靡定态,要看名节留芬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富贵和名声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品德来保持的。”靡定态”意为不稳定的状态。这句话强调了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我今归作渔樵侣,清梦犹驰笋江浒。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想要过一种简单、宁静的生活的愿望,他愿意成为渔夫或樵夫的朋友,过着清贫而快乐的生活。同时,他的梦境中仍然能够驰骋在清澈的江边小路上。这里的”笋江浒”可能是指清澈的江河边上。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凤鸣侧耳听朝阳,把酒空山为起舞。
这句话以凤凰为引子,象征着美好的早晨和新的开始。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他邀请大家一同饮酒跳舞,享受大自然的美。
整首诗通过描绘科举考试的场景和表达作者的情感,展现了泉州这个地方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同时,它也传达了作者对于名利和道德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