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槌鼓扣天阍,远谪南州七度春。
大享有恩来北阙,小囚无赂脱东闽。
乌衣座满民流血,画烛帘深案积尘。
见说九重宵旰虑,长沙犹有少年人。
【解析】
此诗前四句是诗人对当年自己被贬南荒的追忆,表达了诗人被贬时的愤慨之情;“乌衣”指唐代京城长安。后六句写诗人在长沙任上勤政爱民、深得百姓拥戴的情形。
【答案】
译文:
我当年曾敲着鼓去叩问天阍,远谪南荒已是七度春秋。大皇帝有恩于我而北阙来迎,小臣我无钱买得贿赂而东闽脱身。乌衣巷座上坐满了百姓,他们为国流血,画烛帘深案积尘。听说皇上宵旰忧思,我长沙犹有少年之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谦其才德不称职的诗篇。首联回忆当年曾击鼓扣天阍,远谪南荒已是七度春秋。二句以“槌鼓”代“叩阍”,言其不畏艰险,冒死力争,意谓“击鼓”可通天帝。次联承上句而来,说自己虽受皇恩浩荡,但仍不免被贬南荒。三联写自己虽然受到朝廷的重用,但因无钱而无法离开长沙,只能继续留任,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忠贞耿直之心。末联则以反语作结,说自己虽然身处偏远之地,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