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樵人王翰画山水,一夜风雷揭窗纸。又不见长沙洞清画龙蛇,满轴烟云翻撚指。
二子相去数百年,笔端妙意谁能传。双溪道人何所授,一见笔法堪齐肩。
笔一淡,轻烟映出垂杨岸。远山依约有还无,斜照不红秋水漫。
笔一浓,黑云万叠翻狂风。江天日暮暗烟霭,天地星斗皆昏朦。
潇湘诗人不解语,被君吐作无声句。何时觅取绡一缣,写我英姿伴烟雨。
赠陈道人
王翰的山水画,一夜之间被风雷掀翻窗户纸。长沙洞清画龙蛇,满轴烟云翻撚指。
两位大师相隔数百年,笔端的妙意谁能传?双溪道人的技艺,一见就能与王翰齐肩。
笔触淡雅轻烟映出垂杨岸,远山依约隐约有或无。斜照不红秋水漫,墨色浓重黑云翻狂风。
笔迹浓烈,黑云万叠翻狂风。江天日暮暗烟霭,天地星斗皆昏朦。
潇湘诗人不解语,王翰吐作无声句。何时能觅取绡一缣,写我英姿伴烟雨。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答之作,通过描绘两幅作品和两位画家的不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全诗采用对比手法,将两幅画作进行对比,突出两位画家的特点。同时,通过对两位画家的赞誉,表达了对王翰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君不见樵人王翰画山水,一夜风雷揭窗纸”,描述了王翰的山水画,以风雷掀翻窗户纸的形象比喻其画作的生动逼真。第二句“又不见长沙洞清画龙蛇,满轴烟云翻撚指”,则通过“长沙洞清”的龙蛇画来衬托王翰的山水画,展现了两种画风的不同魅力。
接下来三句“二子相去数百年,笔端妙意谁能传?”,指出两位画家相隔数百年,但笔端妙意仍然难以传承。这既表达了对两位画家技艺的高超赞美,也暗示了艺术创作需要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
第四句“双溪道人何所授,一见笔法堪齐肩。”,通过双溪道人的笔法与王翰相比,表达了对其技艺的高度认可。第五句“笔一淡,轻烟映出垂杨岸”,则通过描写一幅淡雅的山水画,展现了王翰在笔墨运用上的高超技巧。
第六句“远山依约隐约有或无”,进一步描绘了王翰山水画的独特韵味。第七句“斜照不红秋水漫”,则通过斜阳映照下的秋水,展现了王翰山水画的色彩之美。
第八句“笔一浓,黑云万叠翻狂风”,则通过描写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展现了王翰在用墨上的深厚功力。第九句“江天日暮暗烟霭,天地星斗皆昏朦”,则通过描绘江天日暮、星斗皆昏的情景,展现了王翰山水画的深邃意境。10-11句“潇湘诗人不解语,被君吐作无声句”,则通过潇湘诗人无法理解的画面,赞颂了王翰的艺术才华。12句“何时觅取绡一缣,写我英姿伴烟雨”,则表达了对王翰山水画的向往和期待。
最后四句“何时觅取绡一缣?写我英姿伴烟雨。”则以期盼的口吻结束全诗,表达了对未来能够欣赏王翰山水画的期待和憧憬。整首诗歌通过对比、描绘、赞美等多种手法,展现了王翰山水画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