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符朝下报新官,不觉津津喜见颜。
但怪鹊声连日好,谁知鸿翼过年还。
心游象魏三秋后,步入庭闱数月间。
别去只怜风月夜,不闻山溜响潺潺。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元祐三年八月初六日得报已有代者归期可数喜动于中载形歌咏: 元祐三年(1088)八月六日得知有人接替自己,心中激动,忍不住歌唱。”元祐”指宋哲宗赵煦的年号,”三年”是具体的年份。”八月六日”是具体日期。”得报已有代者归期可数”说明某人已经接替了官职,可以开始他的工作。”喜动于中载形歌咏”表达了内心的兴奋和喜悦,无法抑制地表现出来。这里的”载形”可能指的是诗歌创作。

  2. 郡符朝下报新官,不觉津津喜见颜: 收到朝廷的命令,新的官吏被任命下来。这种消息让人感到非常高兴和期待,因为新的官员将负责管理地方事务。”不觉津津喜见颜”形容这种喜悦溢于言表、难以掩饰的样子。

  3. 但怪鹊声连日好,谁知鸿翼过年还: 虽然听说喜鹊连续多日鸣叫,预示着好消息的到来,却没想到鸿雁的归来会如此迅速。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好消息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鸿雁快速归来的惊讶。

  4. 心游象魏三秋后,步入庭闱数月间: 诗人在心中想象自己像在皇宫一样游历,这种感觉持续了很长时间。然后他走进庭院,开始了他的工作,这个过程持续了几个月。这里的”心游象魏”可能是指诗人想象自己在宫廷中自由活动的情景,而”步入庭闱”则描述了实际进入政府机构的情景。

  5. 别去只怜风月夜,不闻山溜响潺潺: 在告别的时候,诗人特别怀念那些宁静美好的夜晚,那些只有在风轻云淡、月光皎洁时才能体验到的时刻。”只怜风月夜”表达了他对这些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不闻山溜响潺潺”描绘了一种静谧和平和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美妙的音乐所包围。这句话强调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向往。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接到任命的消息、听到喜鹊的鸣叫以及他在官场上的体验,展现了一个官员的喜悦心情和对未来工作的期待。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喜鹊和鸿雁,来象征好运和快速的归来,增加了诗歌的寓意深度。同时,诗人在离别时怀念风月之夜,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压力和挑战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