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吾身似老聃,却无道术类苏耽。
阴阳授气还非壮,湿燥因时岂易堪。
动戒荒嬉情谩切,坐膺消渴理宜甘。
见贻药石诚多愧,乡党无徵只自惭。
【解析】
“病起酬廷老傅十三丈”:病后酬谢傅十三丈,即酬答傅朋。
“既有吾身似老聃”:既然我的身体状况像老子(庄子)那样,衰老而健忘。
“却无道术类苏耽”:然而我没有道术,与苏耽相似。
“阴阳授气还非壮”:阴阳之气的授予并不使我健壮。
“湿燥因时岂易堪”:潮湿燥热的气候,怎能使人容易承受。
“动戒荒嬉情谩切”:动不动就告诫人们不要沉溺于享乐。
“坐膺消渴理宜甘”:坐着就感到口渴,按道理应该甘甜。
“见贻药石诚多愧”:看到傅朋赠我药石,实在惭愧。
“乡党无徵只自惭”:在家乡没有征验的人,只是自己感到惭愧。
【赏析】
此诗是病愈后酬答傅十三丈之作。作者自述既已年衰体弱,又无道术可修,因而不免对生活有所担忧。但想到自己能以清静淡泊的生活来应对,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不事雕琢,自然天成。诗人以自身的处境和感受为出发点,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诗中的“道术”、“阴阳”、“湿燥”、“消渴”等词语,都表现了诗人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
首联“既有吾身似老聃,却无道术类苏耽”,诗人说自己的身体像老子一样老了,却没有道术,像苏耽一样有道术却不及老子。这里诗人以“老子”喻指自己的老迈,以“苏耽”喻指自己的有道术。这既是对自身的一种调侃,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慨。
颔联“阴阳授气还非壮,湿燥因时岂易堪”,诗人认为阴阳之气的授予并不使人体强壮,湿燥的气候也不能让人易于承受。这是诗人对生活的一些思考。在这里,诗人并没有对自己的生活做出具体的评价,而是以一种平和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境遇。
颈联“动戒荒嬉情谩切,坐膺消渴理宜甘”中,诗人用“荒嬉”来形容人的轻浮、不正经的行为,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不应该的;并用“消渴”来形容人的口渴,认为这样的人应该得到安慰。这里,诗人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表达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联,“见贻药石诚多愧,乡党无徵只自惭”,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可以献给别人的东西,也没有值得夸耀的地方。因此,他感到非常惭愧。在这里,诗人把自己比作一个普通的农夫,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地方。这种心态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一些看法和感受。它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境遇中,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