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历历旧嬉游,佳处欣逢辄少留。
却恨草堂元不识,故教俗眼为君羞。

西湖

历历旧嬉游,佳处欣逢辄少留。

却恨草堂元不识,故教俗眼为君羞。

注释解释:

  • “西湖历历旧嬉游”:描绘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熟悉,如同旧时的游乐场般亲切。这里的“历历”形容景物清晰可见,仿佛每一块石头、每一滴水都历历在目。
  • “佳处欣逢辄少留”:表达了诗人发现并欣赏到西湖之美时的心情,总是兴奋而急切。这里的“佳处”是指风景优美的地方,而“欣逢”则表示欣喜地遇到。
  • “却恨草堂元不识”:反映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无知或不熟悉。这里的“却恨”表达了遗憾和自责的情绪,因为作者觉得自己没有很好地认识和欣赏这些美景。
  • “故教俗眼为君羞”:暗示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这里的“故教”表示特意,而“为君羞”则是说作者愿意用诗歌来向读者展示西湖的美,让他们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对西湖美景的一次深刻体验。通过“历历旧嬉游”和“佳处欣逢辄少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西湖美景的熟悉和喜爱,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在发现并欣赏到美景时的心情。然而,由于自己对西湖之美的无知,诗人不禁感到遗憾和自责。最后,诗人通过“却恨草堂元不识,故教俗眼为君羞”两句表达了自己希望用诗歌来赞美西湖美景的决心。整首诗既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也体现了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