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久厌人,湖山猛从事。
巾车出西关,触目饱幽致。
聊从吸鲸饮,发我涌泉思。
松鸣当丝竹,山肴胜肉味。
爱此天地宽,无复名利觊。
淡妆与浓抹,晴雨盖一类。
车马几驰逐,簪珥颇遗弃。
稍出鹓鹭行,来与鸥鸟缀。
归来灯火近,忽枉珠玉遗。
三复已醒然,袭藏有巾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作品,名为《和魏南伯县丞寒食西湖韵》。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1. 红尘久厌人,湖山猛从事。
  • “红尘”通常指世俗的纷扰和名利之争,“久厌人”表示诗人对此深感厌倦。而“湖山”则描绘了宁静美丽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愿望。
  1. 巾车出西关,触目饱幽致。
  • “巾车”指的是文人乘坐的马车,“西关”是指杭州西边的城门。诗人从马车上远眺,眼前的景色让他感到心旷神怡,充满了美好的意境。
  1. 聊从吸鲸饮,发我涌泉思。
  • “吸鲸饮”形容诗人深深地沉浸在美景中,仿佛可以汲取天地之精华。而“涌泉思”则是比喻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澎湃的感情。
  1. 松鸣当丝竹,山肴胜肉味。
  • “丝竹”指的是古代乐器,如琴、瑟等。而“山肴”则指的是山上的野生食材,如野味等。这里用“松鸣”和“山肴”来比喻自然的美妙,以及美食给人带来的愉悦感。
  1. 爱此天地宽,无复名利觊。
  • “天地宽”意味着诗人心胸开阔,对世界的宽广有了更深的认识。而“名利觊”则是指名利的诱惑已经无法再引起他的兴趣。
  1. 淡妆与浓抹,晴雨盖一类。
  • “淡妆”和“浓抹”都是指不同的化妆方式,但在这里可能暗指世事的变迁和人生的不同阶段。而“晴雨盖”则可能是指人生的起伏不定,如同天气的变化一样不可预测。
  1. 车马几驰逐,簪珥颇遗弃。
  • “车马几驰逐”描述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忙碌奔波,而“簪珥颇遗弃”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疏离。
  1. 稍出鹓鹭行,来与鸥鸟缀。
  • “鹓鹭行”指的是文官行列,而“鸥鸟缀”则是指诗人在官场中的闲适生活,与自由自在的鸥鸟相仿。
  1. 归来灯火近,忽枉珠玉遗。
  • “归来灯火近”描绘了诗人归家的情景,而“珠玉遗”则可能暗示着诗人收到珍贵的礼物或赞美。
  1. 三复已醒然,袭藏有巾笥。
  • “三复”意味着反复思考,而“袭藏有巾笥”则是指诗人将思考的结果整理成文,收藏在书箱里。

赏析:这首诗是苏东坡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作。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诗中的“吸鲸饮”、“松鸣”、“山肴”等意象,都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诗中的“红尘久厌人”、“名利觊”等词句,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于名利的淡泊。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