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无日不风沂,常恐春随柳絮飞。
才觉迷途先独复,便于安危作真归。
生来理欲虽殊本,转处危微在一机。
同志愿言勤讽咏,莫教古瑟至音希。
【注释】
和潘丈:为潘大临写诗作诗。
此心无日不风沂,常恐春随柳絮飞。
“此心”二句:此心,指诗人自己的心。风沂,比喻人的心思飘忽不定。
才觉迷途先自复,便于安危作真归。
“迷途”二句:迷途,指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生来理欲虽殊本,转处危微在一机。
“理欲”二句:理,指儒家的道理;欲,指世俗的欲望。殊本,指两种不同的本质。转处,即转折的地方。
同志愿言勤讽咏,莫教古瑟至音希。
“同志”二句:志,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言,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潘大临的一首七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友谊以及希望与友人共同学习、相互规劝的美好愿望。
首联“此心无日不风沂,常恐春随柳絮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担心自己会像随风飘散的柳絮一样,失去方向。
颔联“才觉迷途先自复,便于安危作真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够找到正确道路的信心。他认为,只有在迷茫中才能够找到真正的自我。
颈联“生来理欲虽殊本,转处危微在一机。”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他认为,虽然人们的理欲本质有所不同,但最终的目标都是追求真我。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尾联“同志愿言勤讽咏,莫教古瑟至音希。”是整首诗的总结。他认为,只要我们志同道合,共同努力,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同时,他也提醒自己不要放弃追求真理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