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微悭,春工多裕,长须末后殷勤。骨瘦挽先,肌韵恰好,花头径尺徐陈。红黄粉紫,更牛家、姚魏为真。留几种,蒂殢中州,异时齐顿浑身。
承平当日开多少,笙歌何限,是甚人人。气入江南,心知芍药,仿佛前事犹存。名品应须,认旧家,雨露方新。成一处,蓓蕾根株,剩看诸谱纷纷。
暮花天,即《沁园春·赋牡丹》;花发,意谓牡丹开时。
天意微悭,春工多裕,长须末后殷勤。骨瘦挽先,肌韵恰好,花头径尺徐陈。红黄粉紫,更牛家、姚魏为真。留几种,蒂殢中州,异时齐顿浑身。
注释:天意吝啬,春天的功夫却很多,要让牡丹在最后盛开。它的骨头瘦弱,但枝条强健,花色丰富多样,是真正的国色天香。
承平当日开多少,笙歌何限,是甚人人。气入江南,心知芍药,仿佛前事犹存。名品应须,认旧家,雨露方新。成一处,蓓蕾根株,剩看诸谱纷纷。
注释:在太平盛世开放的牡丹有多少呢?歌声和舞姿多么优美啊!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恩赐啊。我深深知道,这些牡丹都是从洛阳移植过来的,就像当年王维一样。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咏物词。全词上片写牡丹的盛况与特点,下片抒写作者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天意微悭”,“春工多暇”,这是说春天里大自然的造化总是慷慨大方,而作者却总想多花些功夫让百花争艳,好让自己欣赏个够。这里“悭”字和“暇”字都很有分量,“悭”是吝惜,舍不得给人的意思;“暇”是空闲,闲暇的意思。这两句词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骨瘦挽先,肌韵恰好”,这是说牡丹的花茎虽然瘦弱,但却非常结实;花瓣虽小但颜色鲜艳,恰到好处。这两句词写出了牡丹花的娇媚之美。
作者又用“红黄粉紫”等词汇描写牡丹花的颜色。这几句词写出了牡丹花色彩斑斓的特点。
“留几种,蒂殢中州”,意思是说我要留下几种品种的牡丹,让它们在中原地区绽放。这两句词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承平当日开多少,笙歌何限,是甚人人。”这里的“承平”是指国家安定,天下太平的日子。这一句词写出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之情。
“气入江南,心知芍药,仿佛前事犹存。”这几句词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回忆和怀念之情。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家乡洛阳观赏过的那些美丽的牡丹花,仿佛那些美好的回忆依然存在在他的心中。
“名品应须,认旧家,雨露方新。”这几句词写出了作者对洛阳牡丹的赞美之情。他认为洛阳的牡丹才是真正的名品,它们是经过了多年的精心培育才能生长出来的。这些牡丹之所以如此珍贵,是因为它们得到了大自然的恩泽和人类的关爱。
“成一处,蓓蕾根株,剩看诸谱纷纷。”这几句词写出了作者对洛阳牡丹的期待之情。他希望有一天能够亲自去洛阳观赏那些美丽的牡丹,并好好地欣赏一番。
这首词是一首描绘牡丹的美丽和独特之处的佳作。它通过对牡丹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